自今年1月份開始,有光伏企業代表出現的場合,他們幾乎都在討論著同樣的問題:發電入網和電價補貼標準。2009年甘肅敦煌10兆瓦太陽能電站招投標,0.69元/千瓦時的觸底價讓一些廠商反應激烈,電價上網標準問題更是爭論不休。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劉漢元等代表委員就光伏發電定價上網的提案惹人關注。
然而,行業內對于電價上網呼聲越來越高的時候,發改委的態度可以說是潑下一盆冷水。4月9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由于光伏并不能解決當下的能源需要,所以國家難以拿出這么多的資金來支付光伏發電的高成本。發改委4月9日在網站上公布寧夏太陽山等4個太陽能光伏電站臨時上網電價的批復,臨時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15 元(含稅)。種種跡象表明,政策并不傾向于制定統一的電價上網補貼價格,而是因項目而議的保守策略。
“我們一直堅持認為,目前的上網電價應該定在1.5元/千瓦時”,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投資部經理張建敏對《中國產經新聞》的記者說。談及電價上網,張建敏經理表示,“光伏發電的價格不是一下就能夠降低的,1.5元每千瓦時是目前很合理的一個價格,企業肯定要有一定利潤,要不然不會有資本投入,行業也不會發展。”“單一上網電價政策來進行補貼是最規范、最有效的。這一條就足夠用。”
針對此前一直存在的疑慮,光電由于光照不同而存在發電不穩的情況,我國國土面積大,光照條件也不同,南方光照比較少,發電比較困難,張建敏代表尚德公司解釋說,國家可以調研后采取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的定價政策來進行上網補貼。(記者董新華 實習記者趙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