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奧運火炬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洲傳遞,第一棒火炬手、體操運動員林麗接過火炬后,做起了精彩的體操動作,引得現場一片喝彩。 中新社發 周兆軍 攝
|
6月13日,奧運火炬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洲傳遞,第一棒火炬手、體操運動員林麗接過火炬后,做起了精彩的體操動作,引得現場一片喝彩。 中新社發 周兆軍 攝
|
中新社凱里六月十三日電 (記者 周兆軍)北京奧運火炬今天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進行傳遞。
黔東南是一個山川秀美、民風古樸的地方。這里居住著全國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最大的侗寨——肇興千戶侗寨都坐落于此。苗侗民族天生的能歌善舞和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節日使這里又有了“歌舞海洋”、“百節之鄉”的美譽。
提起黔東南,說到侗族大歌和苗族飛歌,那幾乎是人人皆知。從二00七年開始,連續兩屆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貴州的侗族組合“蟬之聲”和苗族組合“朵蝶朵阿” 一上臺就傾倒全場,奪得了不俗的成績。
有人說“歌是能飛得最遠的旅游形象大使”,正是優美的侗族大歌、苗族飛歌,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貴州、認識了黔東南、認識了苗族和侗族這兩個勤勞善良的民族。在黔東南有這樣一句話——“會說話的就會唱歌,會走路的就會跳舞。”
在黔東南,民族舞蹈的繁多可以用多姿多彩來形容,甚至達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境地。每一種舞步都從生活勞動中演繹而來,有的豪放瀟灑,有的純樸活潑,還有的端莊古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起源于苗族祭祖節的反排木鼓舞,男女老少圍鼓而歌。圍鼓而舞,粗獷樸實、激情奔放,被譽為“東方迪斯科”,在一舉手,一投足間,歷史和文化就這樣被傳承下來。難怪有人說,來到黔東南,就想放聲歌唱,就想縱情歡舞。
“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這是黔東南作為“百節之鄉”的真實寫照。侗族有摔跤節、花炮節、趕歌坪、薩瑪節;苗族有吃新節、牯藏節、姊妹節、蘆笙節……每個節日都是一次盛大的聚會。
在眾多節日中,最富盛名的當數凱里國際蘆笙節。每到那時,蘆笙場內,幾百只蘆笙同時吹奏,聲浪響徹幾里。成百上千身穿銀衣、頭戴銀冠的苗家姑娘同時起舞,遠遠望去,只見許多個銀色的漩渦在不斷旋轉,一時間,整個蘆笙坪就是一個歌舞的海洋、歡樂的海洋。凱里也因此被稱為“蘆笙的故鄉”。(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