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9日,顧客在蘇州山塘街一家竹簡工藝品商店內選購竹簡。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簡高聲吟唱的精彩場景給觀眾留下深刻記憶,開幕式精彩的竹簡表演使得蘇州許多工藝品商店內竹簡十分暢銷,竹簡以其悠久的歷史、古樸的造型深受顧客的喜愛。 中新社發 王建康 攝
|
2008年8月9日,顧客在蘇州山塘街一家竹簡工藝品商店內選購竹簡。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簡高聲吟唱的精彩場景給觀眾留下深刻記憶,開幕式精彩的竹簡表演使得蘇州許多工藝品商店內竹簡十分暢銷,竹簡以其悠久的歷史、古樸的造型深受顧客的喜愛。 中新社發 王建康 攝
|
轉播 首次實現全球同步
記者郭麗君
“太富有想象力了!”“太震撼了!”
8月9日0點04分,當李寧高舉火炬在鳥巢上空的“中國式畫卷”上奔跑時,北京的張麗與在日本的哥哥張軍同時發出贊嘆。他們一邊看電視,一邊通過互聯網的MSN視頻交流著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感受。張麗驚喜地發現,她和哥哥幾乎是同時觀看到了開幕式的精彩演出。
北京奧運會轉播中心(BOB)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京奧運會首次全部實現了全高清電視信號轉播。而往屆奧運會只實現了部分高清信號轉播。在都靈冬奧會上,40%轉播為高清信號,其余則是普通信號轉播。“雖然遠隔千山萬水,購買了高清信號的歐美電視臺完全可以保證他們國家的觀眾同步觀看北京奧運的精彩賽事。”
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國家與中國沒有時差,這些國家的觀眾,也通過高清頻道實現無延遲地收看到了開幕式的盛況。
“中國網通在北京奧運場館專門鋪設了各式光纜近200公里,使所有場館實現全光網絡覆蓋,保障了電視轉播全部采用高清信號,這在人類奧運史上是首創。”中國網通副總裁趙繼東說,這項技術使世界各地的電視觀眾與現場觀眾同步觀看奧運成為可能。
本屆奧運會的轉播規模與復雜性為奧運史之最。比賽將在37個場館舉行,大部分直播畫面都要傳到北京奧運會轉播中心(BOB),然后從這里向獲得了轉播權的全球電視臺提供高清信號。由于應用了最先進的光纜傳輸,傳輸所用的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作為科技奧運的一個重要體現,中國網通第一次采用無壓縮高清視頻傳送技術,將原始的高清電視信號完全沒有損傷地在國際間傳送,僅有數十毫秒的時延,這意味著電視觀眾幾乎可以與現場觀眾同時看到比賽場面,在交互式節目中也不會再有遲滯的感覺,從而使長距離高清視頻、音頻交互成為可能。
“‘中國式畫卷’的清晰展現,讓全球40億觀眾通過電視記住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趙繼東表示,在以往的奧運電視轉播過程中,為節省長途傳輸帶寬,電視信號的長距離傳送都是先壓縮后再傳送,然后接收方再對信號進行解壓。伴隨著壓縮與解壓的過程,電視信號的傳送就會產生一定的延遲,一旦遇到現場連線之類的交互節目,延遲情況會更加明顯。
8月8日,通過網絡了解開幕式盛況的視頻觀眾也超過了歷屆奧運會。中國網通兌現了“寬帶奧運”的承諾,鋪設的跨太平洋直達光纜(TPE)連接了中國、韓國和美國,是中國目前容量最大、跨度最長、技術最先進的海底光纜系統,可確保500多萬寬帶用戶同時登錄訪問,被稱為“跨太平洋的信息高速公路”。
被稱為“奧運海纜”的東亞環球海底光纜(EAC),承擔著奧運會期間高清視頻信號的國際傳送及廣泛的寬帶服務等重要任務。為了保障高清信號的傳輸,中國網通派出幾千名技術人員,分別匯聚在電纜信號和光纜信號傳輸系統的整個沿線。其中,青島、上海和汕頭等國際出口處尤其匯聚了眾多工程師,為保證國際光纜穩定傳輸高清信號設計了多個預案。(本報北京8月9日電)
點火 整個長卷的最高潮
記者王東
曾引起億萬觀眾無限遐想并期待已久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火炬點燃儀式,終于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就在世人為它獨具匠心的創意而感動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向記者講述了它的誕生過程。
談到本次奧運會火炬點燃的最初構想時,張藝謀介紹說,正如大家從開幕式上看到的,整個開幕式的表演都是通過一幅打開的長卷展開的,這幅畫卷作為一種主要的表現手段和載體貫穿始終,正因為這幅長卷具有最獨特的中國色彩,最獨特的中國文化符號,因而也是最有個性的、獨一無二的平臺,別的國家不可重復。這幅長卷不僅僅是展示古代的藝術,在我們的創作理念中,這幅長卷是遠遠沒有完的,我們愿意把它上升到世界的角度。所以這就是最后的點火,那個時候長卷仍然在李寧面前打開,李寧在追逐著這幅長卷,后面是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傳遞,我們還是想告訴世界這樣一個信息,這幅長卷是人類共同擁有的,我們還會在一起,這幅畫遠遠沒有畫完,還會畫進未來。因此,圣火點燃的那一刻也就成為整個長卷的最高潮。
當初,如何將長卷與點燃火炬巧妙地結合起來,成了張藝謀和他的團隊最大的難題。在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苦思冥想后,他們想到了國家體育館的頂沿。“我們叫它碗邊,我們利用了鳥巢的碗邊這樣一個獨特建筑方式,把它看做是空中的跑道,也看做是空中的長畫卷,從這個角度我們誕生了火炬的產生,這樣一個長卷畫上去,形成一個火炬塔,與手持火炬的紙卷畫形成異曲同工。”
在看到“鳥巢”里的主火炬塔與后來在全球傳遞的“祥云”火炬有幾分相像時,人們大概以為這是張藝謀和“祥云”的設計者早就有過交流和溝通。然而,張藝謀透露,當他們有了用長幅畫卷形成一個火炬塔,并有了空中跑道、空中畫卷這些想法,并完成了設計的時候,他們并不知道后來的“祥云”火炬是最后的成形模樣。后來當北京奧運會的手持火炬“祥云”發布后,“我們覺得怎么那么巧,完全是異曲同工的。這時大家才意識到,其實這正是我們共同尋找的東西。”
在開幕之前,火炬在鳥巢的什么位置?點火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由誰來點燃主火炬塔?這些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幾乎直到最后一分鐘,謎底才一一揭曉。對于自己的這一杰作,張藝謀顯然非常滿意。“在奧運會的歷史上,火炬塔直到最后一分鐘,最后一秒鐘才現身是比較罕見的,大部分都已經提前現身,只是點火方式不知道。而北京完成了兩個懸念,一是怎么點?二是火炬塔什么樣?這兩個謎底直到李寧飛上空中的長卷畫,開始飛奔的時候,才揭曉。”
要完成這樣的創舉,首先要完成兩個理念,第一個是長卷畫打開形成火炬塔,一分鐘或者是三十秒以后火炬點燃。兩個部分同時進行,難度可想而知。“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它要求各個部門之間嚴密配合,不能有一點的失誤。好在我們做得很完美。”談到這點,張藝謀臉上驕傲的表情溢于言表。
據張藝謀透露,火炬塔其實早就安裝到鳥巢頂上了,為了保密,特意覆蓋了遮蔽物,曾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在開幕式的運動員入場式后半段,火炬塔在觀眾的不經意間立了起來,并進行了定位,然后接燃氣管道。由于這時人們的焦點都在場內的運動員上,再加上燈光的配合,因此大部分人都沒有注意到火炬塔的出現。
對于最后一棒火炬手的選擇,張藝謀坦言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因為這需要有特殊要求,“首先他要在高空做高難度動作,我們不大可能邀請一位現役的運動員來做,因為他要長時間的訓練,現役的運動員要準備參加比賽,是不大可能留出很多時間來做這樣的訓練。所以我們當時希望找到一個退役的,但是他又獲得過崇高榮譽的,而且有體操和技能上的技術。空中的轉身、橫著走是有特別訓練的,后來經過體育部門的推薦,我們最后選擇了李寧。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李寧特別努力,最近每天晚上基本上是凌晨一點鐘上班,到鳥巢進行訓練,盡管他有非常好的身體基礎,但是做這樣的空中動作,而且要做得萬無一失,李寧也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他真的是非常的辛苦,他在空中做這樣一個500米,轉一圈3分10秒,轉完一圈下來他要休息一個小時才可以上第二圈。有時候我們下班了以后天都亮了,還看到他在天空中一個人在練習,我們都感動了,覺得他非常成功。”
對于昨晚的開幕式,張藝謀用非常圓滿來評價。在他看來,這樣的圓滿是意料之中的。這個成功應該是屬于整個團隊,是三年多的努力,辛勤耕耘的結果,也是七年北京奧組委等相關的部門籌辦奧運的結果,更是全中國所有老百姓百年夢圓。(本報北京8月9日電)
擊缶 古老的民間娛樂方式
記者李玉蘭
2008名樂手盛裝擊缶,吟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中國對遠來賓客熱忱歡迎的喜悅心情。奧運會開幕式上的這一極富中國古典文化特色的場景震撼了所有觀眾。同時也將缶——這件中國古代的樂器重新帶到人們的視線中。聆聽缶的演奏,不光是外國觀眾驚詫,對于許多中國觀眾來說也是第一次。
“簡單說,缶就是瓦罐,是古人吃飯用的容器,也是我國古代屬于老百姓的樂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古代音樂史專家張振濤解釋說。
說起缶,許多人都會自然聯想起中學語文課本中《將相和》一文。文中提到秦王和趙王澠池相會,藺相如讓秦王為趙王擊缶。事實上,缶這種樂器淡出人們的視線已經很久了,擊缶的音樂形式只有在湖南等地民間有少量留存。而缶,既為生活用品又是演奏樂器的雙重社會功能和深入介入生活的意義卻是其他專業樂器所不能比擬的。
據張振濤介紹,從音樂的角度來講,缶是一種源自夏商時代古老中國的打擊樂器。早在戰國時期,“擊缶”就已成為華夏民族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墨子·三辯》中就曾有“農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息于瓴缶之樂”的記載。“我國古代音樂根據受眾的社會階層分為三種,一是鐘鼓之樂,是帝王的音樂;二是琴瑟之樂,是士大夫的音樂;三是瓴缶之樂,則是屬于老百姓的音樂,瓴缶都是瓦罐,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在奧運會開幕式這一世界性的大場景中看到缶,讓這位古代音樂史專家非常驚訝,“真是沒想到,覺得非常好。”張振濤說。
奧運會開幕式上為什么不用鼓而選擇了觀眾陌生的缶?張振濤認為:“這正是中國文化元素的一個體現。我國古代的鼓是迎面敲的,古人坐姿是跪著,鼓豎著,敲鼓是迎面敲而不是上下敲。上下敲的鼓是魏晉隋唐時代外來的樂器。所以缶更能體現出我國古代文化的源遠流長。”
事實上,擊缶而歌這種質樸的音樂形式確實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精神穿透五千年的歷史煙塵,擁抱世界,擁抱朋友,也擁抱喜悅和張揚。
一位觀眾在看完開幕式后說,開幕式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課堂。對此,張振濤對此深以為然:“開幕式的音樂顯示了很高的水平。昨天的開幕式把琴棋書畫緊密結合,溶在了一起。”
引導員 訓練一呆就是一天
記者羅京生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龐大的表演隊伍中,有500名北京體育大學師生,在15000名演員的龐大陣容中,這僅僅是一支小分隊,可是這支小分隊卻以一顆報效祖國,為奧運作奉獻的赤子之心,為開幕式的文藝表演留下可圈可點的故事。
今年6月18日,北體大教育學院副院長程在寬領受了一項緊急任務,培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引導員。
回憶當時的情景,程在寬對學生們的韌性仍然贊嘆不已。“煙湖度假村沒有一塊像樣的空地,要合練只能回北體大,或者到良鄉去,來回路上時間就要用掉兩三個小時。度假村邊上有一片小樹林,為了躲避暴曬,學生們就在林子里練站功,可是林子里又濕又悶,蚊蟲很多,但是從沒人叫苦,大家唯一擔心的就是被刷掉參加不了奧運會開幕式,因為引導員只需要205人,而參加訓練的有300多人。”
50天的時間,這批學生從氣質、體能到儀態、笑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張藝謀也不忍心將她們淘汰,最終除205人擔任各國代表團的引導員外,其他100人分別擔任了貴賓通道的禮儀小姐和組織觀眾與演員互動的組織者。
在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中,有一個精彩的片斷:22個白衣仙女托著巨大的奧運五環標志,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嫦娥捧月。這22個白衣仙女中,有21人來自北體大的藝術體操專業和體育舞蹈專業。
為了能把這一段舞蹈表現得美上加美,這群花季女孩從去年冬天就開始訓練。她們第一個訓練點設在通州區臺湖鎮影視訓練基地,那里冬天沒有火爐和暖氣,甚至連杯熱水也難以找到,休息的時候,女孩子們就裹在軍大衣中瑟瑟發抖。但是最大的困難不是嚴寒,而是“高空作業”。許多女孩子第一次升到10米的高空就又哭又叫,感覺就好像是在游樂園里乘坐過山車。為了鍛煉姑娘們的膽量,教練有意讓姑娘們在空中高速旋轉,而且不發號施令,只用眼色指揮助手變換旋轉的速度和角度。
負責帶隊的北體大舞蹈教師郭茵茵說:“姑娘們雖然很害怕,但是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對她們來說,最大的擔憂是不能參加開幕式。”學生馮聰說:“到了6月,我們就經常到“鳥巢”里訓練了,每次都是早上六七時進“鳥巢”,第二天凌晨四五點才出來,基本上一呆就是一天。”
營造夢幻 開幕式幕后的點點滴滴
記者王東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為億萬觀眾奉獻了一臺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人們沉浸在激動、興奮和歡快氣氛中的同時,也急于知道開幕式后面的點點滴滴。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奧組委開閉幕式運營中心主任王寧,請他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相信無論是通過電視還是在現場觀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觀眾,都會產生一種置身夢幻的感覺。對此,王寧透露,使開幕式演出富有夢幻的意境這個創意是早在開始創意的時候就已由總導演定下來的。以張藝謀為總導演的導演組一直強調,要以夢幻的藝術基調,用藝術的形式來展示我們的文化中國,人文奧運會的理解。從突出夢幻的方式、突出人情味的表演到突出中國文化的燈光效果和音樂效果,都要做得像一首詩一樣。
王寧介紹,在創意之初,張藝謀總導演就一直說一句口頭語:“我們這一場戲,一定要讓觀眾看完了后眼淚嘩嘩的”,這其實也是開幕式文藝演出的一個基本基調——剛柔相濟、更多的夢幻,用抒情的方式來弘揚奧林匹克精神。
王寧坦言,在中國五千年綿延的歷史中,每個點滴的文化都是歷史的精髓,如何取舍這么多的文化精髓,確實是個困難、痛苦的過程,可以說,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了正式演出之前,觀眾們8月8日晚看到的篇章,可以說是把中國最突出的符號拿出來,比如說文字、戲曲,還有禮樂等等。這些符號能很好體現我們中國文化的特點。同時,我們也始終堅持一個理念——用國際化、藝術的語言來講故事,爭取讓全世界都能讀懂這些中國故事。
在王寧看來,奧運會的開幕式絕不僅僅是組織一場文藝演出那樣簡單,它應該是世界上最隆重的一個典禮和儀式。這個典禮應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儀式部分,二是文藝表演。這兩個部分承載著不同的作用:文藝演出承載的是展示東道國文化,用藝術方式讓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國。儀式部分則要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并包含隆重的典禮。他認為,要從整體來看一屆奧林匹克開幕式,不能只把眼睛盯著文藝演出而忽視了其他重要元素。本屆奧運會開幕式除了文藝演出外還有很多亮點,比如點燃火炬、放飛和平鴿、升中國國旗和奧林匹克的會旗以及運動員的入場式都有很多的亮點。
王寧同時透露,開幕式共進行了四次彩排,除了第一次作為內部審查沒有讓觀眾觀看外,其余三次都有觀眾參與,可以說,最后的成功和前幾次預演和彩排有很大的關系,它為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很大的基礎,因為每一次彩排都會發現一些亟待解決問題。他還透露,在7月16日第一次大的彩排以后,導演組即對一些重要的節目作出了大膽的調整。
開幕式成功了,人們自然又對閉幕式充滿了期待和幻想。王寧披露說,閉幕式將是一個大的晚會。因為它所承擔的作用、承擔的理念和開幕式不一樣。所以,大家看到閉幕式的時候將會感受到非常輕松、歡快。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