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奧運會舉重男子62公斤級決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結束,中國選手張湘祥(中)以抓舉143公斤、挺舉176公斤,總成績319公斤的成績奪得了男子舉重62公斤級的冠軍,獲得第二名是哥倫比亞選薩拉薩爾(左),獲得第三名的是印度尼西亞選手特里亞特諾(右)。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當中國男女體操隊在本屆奧運會上雙雙奪冠后,有媒體聯想到曾深刻影響一代人的“女排精神”,將男女體操隊的勝利提升為“體操精神”,在社論中號召全民向中國體操隊學習,學習他們“沒有氣餒、沒有抱怨、沒有眼淚”的團隊精神。立意倒是不錯,只怕“80后”、“90后”們對此“宏大敘事”有逆反心理——把體育比賽的勝利往宏大上升華、提煉出某種精神的宣教思維,對他們而言已經過時。
感動于某場體育比賽的勝利,喜歡表現優異的選手,就將其看作某種道德模型,并從其身上提煉出某種普世精神,當作榜樣和典型,這是二三十年前中國人的習慣。而如今的年輕人可完全不一樣,他們喜歡哪個奧運冠軍,想表達對某個金牌獲得者的喜愛,會用最直觀、最直白、最“肆無忌憚”的方式——如果冠軍是個男的,而且是個帥哥,她們會說“嫁人當嫁某某某”;如果冠軍是個女的,而且是個美女,他們會說“娶妻當娶某某某”、“某某某,嫁給我吧”。愛就大膽地愛,直截了當地表白,而不會唧唧歪歪、故作深沉、上綱上線地談什么“學習某種精神”。喜歡崇拜冠軍是個人的事,不是響應某種動員。
近來中國的網絡上,正涌起一股向奧運冠軍示愛的潮水,網友們以此來表達對奧運冠軍喜愛和祝福。在奧運冠軍張湘祥的百度貼吧里,“我要嫁給你”、“我愛你”、“你太帥了”等類似留言達數百條,有的女粉絲還為他收集了10000句“祥哥我愛你”,“嫁人當嫁張湘祥”。還有什么“娶妻就娶杜麗、嫁人就嫁楊威”、“劉子歌,嫁給我吧”等等。不騙你,連我家60多歲的鄰居王老爺子,都學會了邊看游泳比賽邊嚷“生子當如菲爾普斯”。
今天的年輕人們,追捧自己喜愛的男女體操隊時,絕不會以“學習他們的精神”的方式;而他們的父輩追捧自己喜歡的女排姑娘們時,也絕不會說“娶妻就娶郎平”(不被“鐵榔頭”罵“臭流氓”并捶扁才怪)。這就是代溝,兩代人在表達對奧運冠軍喜歡上巨大的差異。
怎么表達對體育勝利和奧運冠軍的喜愛,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兩種“示愛”方式,都深烙著時代的鮮明印記。升華女排精神的時代,是一個中國人的自信心還不很足的時代,人們需要金牌證明國家的強大,需要從體育勝利的隱喻中汲取某種普世性的精神資源。于是就喜歡從體育中升華價值并提煉精神,體育典型帶著濃厚的政治色彩和社會意義。更重要的是,那時的體育英雄往往是自上而下地塑造,一呼百應我提倡你學習,像是一種有組織的運動。而且那年代的人很含蓄,不敢有個性化的表達,連戀愛結婚都不敢直白,何況追捧體育明星。
如今中國已經強勢崛起,國民信心十足,不再需要金牌和體育勝利證明什么。雖然跟以前一樣渴求奧運奪冠,但已經不過分依賴金牌并寄望運動員揚國威、鼓士氣、提精神。體育不過是體育,除體育外讓我們引以為榮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不必再動輒將某場勝利提升為某種精神。另一方面,如今對體育英雄的歡呼已不是自上而下、大一統、總動員的模式,而是感性化的自我表達。于是,這種表達就變得很個性化、直接并有趣,遠離了宏大和神圣,而成為純粹的娛樂尖叫和網絡喧嘩:帥呆了、酷斃了、嫁人就嫁張湘祥、娶妻就娶杜麗等等。
老一輩肯定挺懷念那個時代共同學習女排精神中的虔誠、含蓄和熱忱,那是一筆財富珍存于心。在大膽自由的表達中,學會接受這代人擁戴奧運冠軍那放肆的尖叫吧。(曹林)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