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報:溫暖感性 殘奧會讓北京人文意識更上層樓
2008年09月03日 09: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中國新聞網“奧運專稿”,未經特別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9月2日,北京依然晴空氣朗,游客樂游奧運村。一些顯眼的無障礙標識開始在北京奧運村出現,使北京奧運村無障礙設施進一步得到完善,“靜待”即將到來的殘奧盛會。當日,距離殘奧會開幕還有4天。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9月1日,2008北京殘奧會會徽豎立在天安門廣場上。會徽以天、地、人和諧統一為主線,把中國的文字、書法和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融為一體,集中體現“心智、身體、精神”和諧統一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北京殘奧會開、閉幕式將分別于9月6日和17日晚8點在北京的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 中新社發 黃小兵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中新網9月3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3日發表吳韋材撰寫的文章說,就因為奧運剛過去,我更關注的是北京對殘奧會所作出的所有“調整”。看過一些電視上不同版本的殘奧會宣傳片,實話說,心里確實由衷地佩服與贊賞。因為北京對殘奧會最應該關注的“點”找對了。這個點就是“人性化”,也就是鼓勵勇氣,還有更為大度寬廣的態度,及溫暖感性的人文精神。
文章摘錄如下:
我個人其實更期盼觀看殘奧會。因為在殘奧會的項目里肯定能看到更多人類的無畏勇氣、向挫折挑戰的毅力、還有追求自我肯定的情操。在筆者眼里,殘奧會是沒有失敗者的,因為每一個運動員都是殘而不廢,并且敢于越過殘疾向比常人艱難的體能挑戰,這就已經是勝利了。
而從另個“時機”角度來看,殘奧會也是來得“正合時候”。
正當人們對奧運期間種種公共管理設施的改進能否長期持續之際,北京更為了殘奧會,在這些已被提高良好水平的公共環境基礎上,為殘疾生活需要而添設更多人性化考慮的方便措施。
在改善措施過程中,北京能從每次的實踐里學習到對殘疾生活的更多關注。有了這些經驗,日后北京就能在環境意識上設計出更體恤人性化的課題,也能設計出更為溫情和諧的公共管理項目。
北京為殘奧會,確實已努力改善殘疾人士在城里的出行方便。可以說,種種人性化舉措已部署在北京街頭各處。平時失修的盲道,都經過翻新并規定沿路商家擺賣范圍以確保盲道通暢。城里各處適宜輪椅行動的無障礙交接處也都經過悉心修整。
據消息稱,北京城區里39條主要道路上,還施劃了90處殘疾人士專用車位以方便殘疾人士停車。
在奧運中心區內,更有751套交通信號燈全開動了“蜂鳴”語音提示功能。其提示功能還能為殘疾人士特別設計蜂鳴音的音頻變化,交通信號同時也改良了掌控綠燈放行時間。
殘奧會期間,殘疾人士更無論出行或觀賽,都能享受到就近進入場館的便利。為殘疾人士的安檢,更重新培訓安檢員及改善安檢程序,要求安檢員更注意殘疾人士的敏感心理反應,安檢時也改為同性安檢,如此能在最大程度上照顧到個人缺陷隱私的尊嚴,以避免引起任何不愉快。
從這些更進一步的,也更周到的舉措看來,在在都說明一種人性化關懷的再邁進一步。
而北京當局已肯定表態,各項為殘奧會所作的種種特殊公共管理措施不但會在奧運與殘奧會期間保障實施,之后也會長期堅持下去,除進行制度化,更力求日常化。也即是說,這些富有人性化的公共管理措施都會在北京的城市生活中繼續實行。
事實上也理應如此。因為公共管理的現代化是一個無法折返的過程。更因為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的最大進步,原本就應該是從行政主導轉向公眾需求主導,這才是個正確方向。
這也可說是殘奧會帶來的“禮物”,也是殘奧會帶來的城市思考。因為在現代化城市里,與殘疾人士有著類似生活關懷需要的,其實還有老、弱、孕、幼等體能弱勢群體。
一個城市的公共管理常識及經驗,因照顧體力或體能弱勢群體而提升了,也等于說一種更為優質的社會文明意識也具體地產生并體現了。這種人性化的城市模式,能先讓良好的公共管理政策打開公眾的心胸及視野,能感化人民對共享城市的和諧認識,同時也能從日常生活習慣里,逐漸養成人民對生活素質的要求,以此提升人民素質。
北京能透過舉辦殘奧會的種種經驗累積,并把這點人性化關懷體現在現代城市里的體能弱勢群體需求上,是一種公平分享城市和諧的進步,也是殘奧會帶來一次進步的城市思考。
【編輯:劉雨生】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