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古都”到“創新之城”,新引擎鑄就發展活力
這兩年,北京的決策者頻頻說到“創新”。
2006年,北京市兩會期間市委書記劉淇在一次23分鐘的發言中25次使用了“創新”這個詞匯。新北京需要新引擎。用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蔡赴朝的話來說北京的最大優勢在于擁有巨大的文化資源和創新潛力 “創新之城”理應成為北京的選擇,是北京新一輪戰略構想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中關村的跨越頗能體現北京的深思遠慮。
一直以來,中央對中關村寄予厚望。1.7萬家企業、70萬名精英,中關村的科技智力密集度,全國獨有,世界少見。科技部預測,未來10年我國跨越式發展的8項重大核心技術,中關村有7項領先。中關村研發投入比例,遠高于國內企業平均水平。
但北京的決策者并不滿足。他們算賬:一個LG公司,員工相當于中關村的1/2,產值相當于中關村的全部。中關村產生了“溢出效應”,卻仍應挖掘更大潛力。
這其實也是整個北京創新狀況的縮影。北京的創新型人才占全國1/10以上,兩院院士占全國一半以上,各類高校、科研院所、中央在京單位云集。但行政隸屬的限制和分割,使這些資源優勢并未完全轉化為競爭優勢。
“如果不能實現這兩者之間的成功轉化,北京的發展將盡失先機”。從“文化中心”天時地利的獨特地位,到“創新之城”自主發力的發展目標,北京敏銳地看到了其中的挑戰。
進一步說,這也是中國當前自主創新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夏穎奇直言,“將優勢變實力,政府要做創新的催化劑,而不是‘干擾素’”。
為支持企業創新北京在全國率先建設市場化的科技支撐平臺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成本低廉的試驗、測試、咨詢服務。接著又以大項目為“粘合劑”打破條塊分割,促進中央與地方創新資源整合。
政府的作為,打通了阻隔創新的關隘。中關村步入“黃金時代”,以聯想集團實施跨國并購和一批企業海外上市為標志,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初步顯現。北京成長為名副其實的軟件中心、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高科技服務業中心、研發中心。這些在國內遙遙領先的高端產業,形成了集群效應和輻射效應,為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提供了全國性經驗。
“建設創新型國家,北京理應主動承擔重任,讓創新資源和成果惠及全國、示范全國、帶動全國,最終是要在世界舞臺上提升國家競爭力。”市委市政府的大局意識,蘊藏深意:在他們心中,創新不僅是科技創新、文化創新,更重要的內核,是政府的管理創新、制度創新。
為夯實“創新之城”的根基,北京找到了一個更適合“文化中心”地位的落點——文化創意產業。劉淇、王岐山親自掛帥,成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建設新北京,創新是動力,文化是靈魂。”
這樣的認識,使創意經濟首次成了北京市長顧問會最熱門的話題;最新一屆北京科博會,首次亮相的創意產業占據了展館的1/5……
這樣的認識,也使2005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超過960億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奠定了北京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地位,形成了與其它地區相比的明顯優勢。
在鐘情“創意”的背后,是“文化北京”的深邃眼光和責任擔當,“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偉大古都,北京要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和弘揚者。”
今夏,北京高考作文題意蘊深長——《北京的符號》。創新與文化,正在成為北京最為可圈可點的城市符號。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