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老外”的中國處境
在人們的印象中,外國身份可以提高身價,否則誰愿意花幾年的時間去換它。但事實上,那些想通過獲得國外身份然后回國打拼的人,他們的身價真的因此而提高了嗎?大部分親身經歷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新西蘭公民楊世春是2001年回國的,現在是一家合資醫療機構的副院長。楊世春說,90年代末,在一些外企里,同等崗位外國國籍員工的工資待遇還和國內人不同,但現在早沒那一說了。“2000年左右海歸工資的畸高,與IT泡沫有直接關系。2002到2003年,迷霧散去,海歸的真實價值顯示出來。”楊世春曾親眼看著一些IT圈的海歸朋友,在兩三年內工資已經比剛回來時銳減2/3。楊世春自己回國后的第一個工作與他的國外身份還有些關系,但自己創業后,就與國外背景沒任何關系了。
“剛回來的時候是有一點優越感,說話夾雜洋文——那種讓人痛恨的壞習慣。”楊說,在國內真的呆下來以后,心態很快回歸了自然。雖然這幾年大家對身邊的“半路老外”越來越見怪不怪,但是時至今日,罩在他們身上的光環和歧視,都還時有閃現。
加拿大公民焦玉虹目前是公司里的技術骨干。她經常被安排參加公司的一些外事活動,公司領導會向來訪者一一介紹公司的外國身份員工,以示實力。每當這個時候,焦玉虹就得起身跟大家點個頭。公司里的年輕人對焦很尊重,但焦認為這是由于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個我相信不出國也一樣的。”
畢業于英國國立電影學院編導專業的張鐵林,目前兼任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外教身份。張鐵林說,在影視行業,有這樣的不成文規定,即外籍演員不能參與國內獎項評選。“有時候我跟高娃老師(瑞士籍)略微聊到這個問題,都覺得有點遺憾。”作為較早為人所知的外國籍演員,國際身份帶給張鐵林的感受主要是歧視和人們酸澀的目光。“我十年前就在中國定居了。但是那會兒,我每三個月就得滾出去一趟。后來慢慢時間隔得長一點、又長一點,現在可以一年一簽了,我已經很知足。”張鐵林說自己早準備在國內扎根,“沒辦法,我喜歡貴國的炸醬面。”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曹紅蓓)
[上一頁]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