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學迎來110歲的生日,也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著名影星呂良偉。這位長期資助四川貧困生、默默關注四川教育業的“四川女婿”受到了校方的熱情歡迎,不僅專程請他到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演講交流,還當場聘請他為該學院的名譽教授。呂良偉卻拒絕了這番美意,他說:“如果只是掛名又不做事,那就是欺騙大家,我不愿意這樣。”(8月28日《天府早報》)
說實話,我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感覺,是呂良偉有點像現實版的“傻根”,川大一番美意,卻被他當場謝絕,既不給別人面子,也讓自己白白損失了一個上好的教授頭銜。何必要天下皆醉你獨醒呢?
呂良偉拒絕川大教授頭銜,但并不拒絕多年來堅持資助四川貧困生,但他顯然認為:做善事和做教授是兩回事,做善事是一個社會名人應盡之責,是道德自覺,是愛心閃爍,但做教授要傳道授業解惑,要教書育人,需要廣博的知識和多年堅持的職業意識。顯然,呂良偉自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哪怕這個教授只是名譽教授,但他并不看重榮譽的桂冠,而很尊重教授的內涵。
呂良偉與大學,誰更珍惜羽毛?這恐怕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多年來,大學的物化傾向日益強烈,以至于曾經被蔡元培等前輩所珍視的文化傳統在漸漸遺失。以教授這項至高無上的學術榮譽為例,他們代表著一座大學乃至一個國家的教育水準、學術良知,他們不但擁有淵博學術功底,更有追求真知的耐心與與世無爭的淡泊。可以說,教授是最應該躲在大學金字塔尖的一群人,成為埋首學術研究、傳授百年文脈的守望者。
可看看現在的某些大學,教授快成了魔術師頭上的帽子,隨意變出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玩意兒。我們聽說了教授剽竊同行乃至學生論文,然后在刊物上堂皇刊登的丑聞,看到了教授為追求一己私利,不惜拿國家劃撥科研經費公款消費、侵吞挪用的學術腐敗。
呂良偉不愿意當有名無實的榮譽教授,既是對教授榮譽的尊重,也是愛惜自身羽毛的表現。而反觀那些將教授稱號慷慨送人的大學,有豪華的天價觀光電梯,有耗資巨大的校慶晚會,卻讓諸多貧困大學生徘徊在讀不起書的邊緣,讓教學質量節節下滑,甚至不惜在就業率上造假。最終,雙手奉上的教授帽子別人不想戴了,這是多么有趣的反諷呀。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 畢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