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盯戰場中磨礪未來制勝鋒刃
幾乎每位陸航飛行員都銘記著這樣一個比例——1∶14。這是美軍通過實戰論證的武裝直升機與裝甲目標的戰損比。這一比例顯示的是陸航在戰爭中無可比擬的優勢,帶來的卻是確保實現這一優勢的巨大壓力。
作為陸軍前沿性主戰兵種和實施全縱深機動作戰的骨干力量,“陸航人”把目光投向世界陸航發展的前沿,對科索沃、伊拉克等現代局部戰爭中直升機運用的戰例及國際上各種先進直升機的技戰術性能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我軍裝備建設的實際,不斷拓展訓練領域。在短短幾年里,“陸航人”先后完成了倒飛盤旋、U形起飛、O形著陸等高難度飛行動作,成功地組織了夜間導彈打靶、快速機降等實戰課目訓法,取得了幾十項訓練創新成果,實現了由運輸型向攻擊型、由單批單架出動向大機群編隊執行任務的轉變。
磨礪制勝未來的鋒刀利刃,就要敢于在電光硝煙中加溫淬火。站在軍事變革風口浪尖的中國陸航,不放棄任何一個摔打隊伍的機會,頻頻亮相于各種重大演習演練。
炎炎夏日,中原古道,驕陽似火汗如雨。“紅”“藍”兩軍裝甲部隊激戰正酣。突然,“紅軍”坦克遭設伏的“藍軍”猛烈攻擊,情況危急!只見數架“紅軍”武裝直升機依托山谷樹林的掩護迅速接近前沿陣地,在距敵幾千米處突然躍出樹林1米多高,懸停、發射、撤離,一連串動作干凈利落。10余輛“藍軍”坦克瞬間被摧毀……這是我軍首次使用直升機打坦克,全部命中目標,陸航“初露鋒芒”。
冷落清秋,東南沿海,疾風驟雨浪滔天。一場大規模陸、海、空三軍合成實兵演習在這里舉行。此時,云底高不到200米,能見度不足2公里,海上陣風達20米/秒,氣象條件極其惡劣,只見9架迷彩戰鷹突然從海濤中“踏浪”躍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敵”陣地發起猛烈攻擊……由廣州軍區某陸航團團長李波領演的這場超低空破襲戰活劇,受到了軍委首長的高度贊揚:“陸航執行命令最堅決,作風最頑強,技術最過硬。”
隆冬時節,華北丘陵,正是懸崖百丈冰。在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酷環境中,某陸航大隊開辟了我軍第一個野戰機場,成功地進行了戰場運輸、野戰機降、空中偵察等戰術演練,為演習進行了全程野戰保障。
硝煙中穿梭往來的武裝直升機,給人們展示了一幅幅攻防自如、波瀾壯闊的立體畫面。20年里,中國陸航先后參加了“2005-和平使命”、“北劍-2005”等200多次重大演習,發射的反坦克導彈全部命中目標,磨練出一大批特級飛行員、四種氣象的全天候飛行員和武裝直升機射手;與多軍種、兵種密切協同,圓滿完成了空中偵察、攻擊、機降、校射、布雷等作戰任務,已成長為能打、能運、能擾、能偵的藍天勁旅。這支年輕的兵種已融入了傳統陸軍的血液中,并以其蓬勃的朝氣和優越的作戰能力,為整個陸軍部隊增添了活力,實現了陸軍作戰能力空地一體化的歷史性跨越。
在不斷創新中打造“空中鐵騎”
199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花海人潮。氣勢恢宏的建國50周年閱兵慶典在這里舉行。
一個個閱兵方陣走上長安街,一隊隊鋼鐵洪流駛過天安門。此時,旋翼的轟鳴聲從遠處傳來。25架國產武裝直升機組成5個整齊漂亮的“人”字形梯隊,如天馬行空,狂飚呼嘯掠過廣場上空,頓時整個廣場沸騰了!英武的中國陸航將“飛行陸軍”的印記深深地植在世界的屏幕上。
這是陸軍航空兵第一次參加國慶閱兵,也是國產武裝直升機首次亮相世界。陸航編隊距離、預達時間兩項零誤差,充分展示該型武裝直升機的卓越性能。參加閱兵的機型由我國自主研制、生產,創新技術打造了這一低空利器,參與該型直升機研制的一位專家這樣告訴記者:“如果把陸航比作一架直升機,那么科技創新就是托舉它快速上升的鐵翼。”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