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邵陽綏寧縣寨市鎮一棟老木房子,二樓臥室的窗戶被封死。63歲的范飛龍不停地喊著“兒子啊,你的大學同學來看你了。”可是,屋里只傳出了一句冷冷的“寶氣,帶這么多人來。”
木屋里住的是老人的兒子范志忠,一個曾讓整個寨市鎮人驕傲的博士生。10年前,范志忠因遭受實驗失敗的打擊,患上精神疾病,被學校遣送回家后把自己鎖在小木屋里,晚上就蜷縮著睡在房里唯一的木箱中。范飛龍說著說著就老淚縱橫:“整整10年,他不愿跟任何人交流,連父母送的飯菜都害怕被下毒。”
睡覺就鉆進一個木箱里
范飛龍永遠不會忘記1997年2月28日,一個噩夢般的日子。那天,老人突然接到兒子學校的電話,說范志忠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幾天后,范志忠被學校送回家。
為了治好兒子的病,兩位老人四處求助,花費了近2萬元,可兒子病情無法得到根治。2001年底,范志忠病情出現反復,經常無緣無故摔打家具,向路人、過往車輛投擲石塊。
記者看到,范志忠住的二樓只有一把木梯子上下,他的母親說,原來的樓梯被范志忠毀了。記者脫了棉衣,總算“鉆”了上去,只見范志忠住的房子窗戶被木板封死,僅留一個小門進出,屋里沒有一絲光亮。
“他自己進房后,就會把門反鎖上。”范飛龍說:兒子沒有安全感,一年四季總把門鎖得嚴嚴實實,睡覺就鉆進一個木箱里。好不容易出來,手里也總揣著一把刀。“連父母也不記得,不信任。每次吃飯都是我們送到他面前,但我們不先吃,他就不肯吃。他怕我們在飯里放藥。”說到這,范飛龍禁不住再次流淚。
心里有兩道過不去的坎
記者翻開范志忠的大學畢業證、榮譽證書,得知他1984年剛進入大學的時候,還獲得過“三好學生”。
在父親范飛龍眼里,范志忠更是一個從小非常懂事、孝順、做事追求完美的孩子。他告訴記者,范志忠從小好動、活潑,各類棋藝在村里數一數二,很多叔輩常常被他殺得“落花流水”。“范志忠最喜歡制作飛機,無論什么木塊,到了他手里,都會變成漂亮的飛機。村里小孩愿意用作業本交換他做的飛機。”
上中學后,范志忠變得很要強,有事總是悶在心里。村民對他的印象是“從學校回家,除了出來做事,就很少看到人。”而讓范志忠的叔叔范飛保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是,侄子曾責怪父親沒有社會背景、雄厚的經濟基礎,但又不愿意說出更多的想法。“父母窮,在他心里認為,一切只能靠自己!”范飛保告訴記者,“他讀大學后進修研究生、考博士,都帶有一種想改變現狀的強烈欲望,一旦他的這種欲望遭到挫折,他就無法承受。”
父親范飛龍回憶,有兩件“刻骨銘心”的事可能成為兒子心里邁不過的坎。一是研究生畢業后他想繼續考博,但因為家里經濟困難,范飛龍極力反對。兒子雖然口頭上答應先工作,私底下卻離開工作單位,自費去了四川聯合大學讀博。二是讀博期間,范志忠苦心經營的一塊科學試驗田被毀壞,“那是他全部的希望!”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