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馬斯洛夫: “民間漢學”應該引起漢學家重視
“我是少林寺第三十二代弟子,法號‘釋行鷹’,‘行’是我的輩分。”你可能猜不出,此人來自俄羅斯;還猜不出,他是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俄羅斯科學院的院士、俄羅斯漢學家;更想不到的是,他還是俄羅斯武術協會會長。他叫馬斯洛夫·阿列科賽。
馬斯洛夫1994年開始在少林寺學習武術,一住就是三年。此前,他曾十余次前往少林寺拜師學藝,奈何少林寺不招收這個“洋弟子”。但少林寺住持最終被他的誠心打動,他如愿以償,成了一名“洋和尚”,整天掃地、擔水、做飯、練功!拔涔W得如何?”馬斯洛夫不假思索地回答:“還可以!”
“中國武術和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武術就是學習中國文化!”馬斯洛夫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睅煾档慕陶d讓馬斯洛夫豁然開朗,只練武功,總是外道人,要練內功。而更可貴的是,馬斯洛夫意識到,“功”不僅是練武術時練,生活中處處可以練“功”,他悟到了“生活禪”。
“學習中國文化一定要來中國,要住5年,或10年,最好是15年!”馬斯洛夫笑著說。
在“世界漢學大會2007”的主題論壇上,馬斯洛夫提出了“民間漢學”的看法。他提醒大家不要忽視,在國外,一種有趣的文化現象越來越普遍,一些關于中國的小冊子、生活用品等漸漸在西方國家街頭流行起來,生活中打著漢文化烙印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應該引起漢學家的重視。
馬斯洛夫說,漢學家可能認為“民間漢學”不能稱為漢學,漢學家寫的關于歷史、文化的書才是真正的漢學。但是,這樣的書一般人是不讀的,因為太復雜了!懊耖g漢學”的概念也許不恰當,但我們的確需要一種簡單化的漢學。專業漢學家不能說:“我是偉大的科學家,這不關我的事”。
很多俄羅斯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但是除了知道中國國土面積大,文化源遠流長,知道長城、故宮之外,幾乎一無所知。在去年中國的“俄羅斯”年期間,中國的京劇表演團到俄羅斯演出。很多俄羅斯人第一次親眼看到中國的文化。馬斯洛夫說:“以前我的很多學生問我,‘中國的京劇應該怎么看?’現在我可以說,‘你們自己去看’。”3月26日,俄羅斯的“中國年”正式啟動。兩國互辦國家年,會增進彼此的了解。馬斯洛夫認為,兩國不僅要互相了解,還要互相學習。
[上一頁]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