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陳光旭是首期(溫州)市僑界留守兒童快樂營七都分營的營員,他已有3年沒見到在意大利的母親了。在溫州市,像陳光旭這樣的僑界留守兒童有4000多人。
市僑聯、市文明辦、市婦聯、溫大法政學院為此舉辦市僑界留守兒童快樂營,首期共有200多名留守兒童參加。在昨天(9日)的閉營儀式上,他們用節目表達了想見爸爸媽媽的愿望。
不敢接父母的電話
該快樂營的營員與父母分離的時間平均有3年,與父母分離最久的竟達10多年。一名甌海麗岙的男生在8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去了歐洲打拼,直到今年他14歲了,才在暑假出國見到了父母,“因為和父母太陌生了,他甚至不敢接父母的電話。”
鹿城區七都鎮“僑鄉留守兒童快樂之家”理事長周祥薇介紹,有一次組織留守兒童給遠在國外的媽媽寫母親節賀卡,當時有7個孩子寫著寫著就忍不住哭了出來。
市僑聯去年統計,在一些重點僑鄉,留守兒童占兒童人群的比例超過半數。文成縣玉壺鎮小學的留守兒童占學生總數的65%,并呈繼續增長趨勢。在甌海區仙巖鎮的2所中學和8所小學中,共有留守兒童1441人。
易產生“分離焦慮”
長期與父母分離,兒童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快樂營的志愿者許淑嬌說,在與僑界留守兒童朝夕相處1個月的時間里,一件小事令她印象很深刻。
“這些孩子剛來快樂營時,性格有些急躁、暴力,有一個8歲的小女孩會咬、抓同齡人。直到有一次,我無意間抱了一下這個孩子,發現她溫順多了。”此后,這個小女孩子告訴許淑嬌,“媽媽很久沒有這樣抱過我了。”
缺少親情的呵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產生種種思想、行為上的偏差,不能及時得到引導和糾正。不少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平平,如玉壺中學近些年出現學生成績下滑現象。
甌海區麗岙鎮一小老師杜麗君說,大多數僑界留守兒童的作業完成率不高,知識掌握程度偏低。因為打算出國,很多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杜麗君說,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外打拼,往往忽略了對孩子的眷顧和教育,她從教多年,只接到過一個留守兒童父母的越洋電話。
成立“快樂之家”
“我們就像失去翅膀的小鳥,顯得特別孤單。”在閉營儀式上,孩子們的表演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心酸不已。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僑鄉留守兒童顯示出的問題已引起各界關注,各地政府、僑聯和愛心人士正以各種方式去關愛他們。
2007年在鹿城區七都鎮成立的“僑鄉留守兒童快樂之家”已經收到良好的效果。周祥薇高興地說:“有不少華僑打電話讓我們繼續辦下去,說以前從不會主動打越洋電話的孩子們,現在經常會打電話給父母。”七都的“快樂之家”正在甌海區麗岙鎮、瑞安市楓嶺鄉等僑鄉被成功“復制”。 (尤豆豆 黃超時)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麗】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