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城市的發展機遇和態勢,泉州市于2003年11月開始組織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經過近6年的努力,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編制單位最終提交了規劃成果。昨天,市政府召開成果技術鑒定會,邀請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成果進行鑒定。
五個環境區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在《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將泉州市域劃分為五個歷史文化環境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內容包括:保護泉州清源山、紫帽山、桃花山、大坪山、晉江、洛陽江、寶蓋山、蓬萊山等與泉州歷史文化息息相關的自然山川。保護泉州古城格局與整體風貌及歷史街區、古鎮、古村落、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點、具有保護價值的傳統民居和近代建筑。保護反映了泉州居民的社會生產、生活習俗、生活情趣、文化藝術、禮儀風俗等。
五個歷史文化環境區如下:泉州古城歷史文化環境區;六勝塔—安平橋沿海歷史文化環境區;崇武—泉州沿海歷史文化環境區;安溪歷史文化環境區;永春—德化歷史文化環境區。
總體規劃提出的經濟發展目標是——
2015:GDP達到5700億元
據悉,總體規劃的期限為2008年-2030年;近期為2008年—2015年,中期為2016年—2020年,遠期為2021年—2030年;遠景為2030年以后。
規劃區范圍:包括泉州市轄區、晉江市域、石獅市域、惠安縣域以及南安市的12個鄉鎮和街道(溪美、柳城、美林、省新、洪瀨、洪梅、康美、豐州、霞美、官橋、水頭、石井),總面積約2980平方公里。
總體發展目標: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培育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創業中心、文化中心、旅游名城和宜居城市。
總體發展戰略:發揮泉州在對臺交流中的“五緣”優勢,以差異化發展為戰略核心,突出產業的龍頭作用、港口的支持作用、城市的載體作用和文化的紐帶作用,以“多輪驅動”全面提升泉州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支撐帶動作用。
經濟發展目標:預計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700億元,保持12%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0億元,保持12%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3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000億元,保持8%的增長速度。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
城市職能:一、承接臺灣產業轉移,整合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臺商投資區。二、構建對臺交往平臺和區域通道,建設全國性的專業會展中心和專業技術服務、研發中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和商貿、文化、旅游服務中心。
預測到2030年,泉州中心城區常住城鎮人口規模約為28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為138.4萬人,流動人口約141.6萬人;泉州中心城區人均建設用地標準約為99.7平方米,建設用地規模約為279平方公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