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記者在(蘭州)城區街頭發現,許多盲道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損毀,有的盲道被附近群眾隨意占用,部分盲道甚至出現“中途盲區”、隨意彎曲的規劃建設不完善現象,給盲人的出行帶來了許多不便。盲道是有關部門專門開辟的為方便盲人行走的專用道路。然而在許多地方,盲道已成為一項“只建設無管理”的市民工程,給盲人出行反而增添了不少障礙。
現狀
城區盲道形同虛設?
“城區鋪設的盲道本是為方便盲人行走而鋪設的,當然是鋪得越平直越好,可那條盲道七扭八拐的,正常人照此行走都會覺得頭暈,更別提盲人了。”連日來,本報新聞熱線接到部分市民反映,城區多條道上的盲道不但幫不了盲人的忙,反而給盲人添堵。
市民張老先生說,他雖然只是有時出來散步會路過民主西路,但每次路過這里時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原本鋪設供盲人方便的盲道卻被臨街商家占為己有,或將盲道當成了停車場,或將盲道隨意用各種物品占據;另外,他還發現,部分地段的盲道鋪設得七拐八拐的,有些地方甚至要拐上一個很大的彎,像夭水路十字北邊人行道上的盲道,從十字路口處開始向北拐了一個很大的彎,從省煤炭招待所門前鋪過,然后向南拐到人行道上再向西鋪設。每當發現這樣的情景時,就覺得盲道鋪得彎彎曲曲,踩上去疙疙瘩瘩,讓人很不舒服。正常人按照這條“之”形路走上去,七拐八拐地都感覺十分別扭,更別說盲人了,他們根本用不上這樣的盲道。
家住夭水南路附近的李先生發出疑問:“在便道上鋪設盲道本來是件好事,出發點也是為了方便盲人出行。可是,這樣的盲道真能為盲人提供便利嗎?”
記者調查
公廁成“路障”盲道通向防護欄
在民主西路某大型酒店門前記者看到,原本專供盲人方便出行的盲道卻變成了該酒店的停車場。由于此處人行道在改造時被該酒店鋪設后占為己有,且專門用于停車。記者粗略計算,大約40米的盲道上停有近30輛小轎車。由于盲道變成了停車場,這一路段的盲道被完全占用,如果有盲人朋友想通過此路段,要借助盲道只能是“此路不通”。現場有一輛小轎車是來自寧夏的,記者詢問該車司機,在盲道上停車是否對盲人通行帶來不便時,他說,在他們寧夏雖然有盲道被占用的現象,但不是很多,而在蘭州他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而且每次停車時都是被安排停在盲道上的,對于這一情況他也是沒有辦法。
記者在該大型酒店對面的另一家大型餐飲店門前看到了同樣的情況,門前的盲道也當成了停車場。
走訪中記者還發現,在民主西路由東向西五泉公交車站附近,盲道上建有一座筒易公廁。公廁的設立的確是方便了市民,但卻給通過此地的盲人帶來諸多不便。記者注意到,此地人行道相對比較寬敞,在公廁的設立上可以稍微挪動一點地方便可將盲道讓出來,為何卻偏偏將公廁建在盲道上呢?據公廁的管理者介紹,他只是承包者,對于公廁為何要建在盲道上他一概不清。很多市民認為,這里是十字路口,交通情況本就復雜,盲人朋友走到這里撞上公廁,要是出點事咋辦?
部分市民說,盲道被肆意占據、毀壞,而鮮有聽說因此而受處罰的,“白占的盲道,誰不占?”結果,本身為盲人設計的“無障礙通道”,現今成了“全障礙沒道兒”。
在民主西路等路段,盲道上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個障礙物---水泥桿,或者是下水井蓋,再就是一堆自行車或一段不規則斜坡。在西津東路一帶,有些地段的盲道在鋪設過程中,遇到路中有電線桿時或拐彎或只鋪設一半,電線桿就豎立在盲道的一側,盲人一旦撞上,很可能會頭破血流。
更令人后怕的情景出現在民主西路,盲道的盡頭是隔離防護欄,盲人若繞開它,往右走是安全的;若往左走,等待他們的將是要上人行過街夭橋臺階了。若是有路人相助則好說,如果沒有路人幫助,盲人一個疏忽就可能會釀成大禍。
市民說法
城市建設規劃不是很合理
盲道是一個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盲人安全出行。然而由于城市在不斷建設中,規劃不合理或者在規劃中對于盲道建設欠思考,給盲人安全出行帶來很多不便。比如,盲道中間豎立著的電線桿子,如網友的一段戲謔:“走盲道,不是被電線桿撞死,就是被電桿線勒死”。這并不夸張,如果說夸張,那就是我們這些可以看見光明的人內心真的盲了。在《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就有如下規定:“城市主干道、市區商業街、人行道口、公交站點等地的步行道需設無障礙設施;辦公建筑、商業建筑、文化體育設施、醫療與交通建筑、學校與園林建筑、為殘疾人和老年人服務的福利院所、室外公共廁所等各類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需設無障礙設施。
就像一位李姓女大學生所說:“城市的道路越來越寬了,人們心里的路卻越來越窄了。”
呼吁
共享城市文明人心不可再“盲”
很多人竟然不知道盲道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家住安寧區農大附近的周姓小學生說:“我只看見了一些馬路中間有一條黃色的道道,不知道那是什么。”人們潛意識中對于盲道的認識存在明顯的不足。還盲道給盲人,是每個人應該做到的,人們的心不能再“盲”了。各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合作,針對侵占盲道加強執法力度,同時積極宣傳關于盲道方面的知識,給盲人營造一個安全的出行環境,增加社會對于盲人的關愛。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蘭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市殘聯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所以市區部分路段的盲道變成了“險道”,關鍵是市民對盲道的認識還不夠。他說,受人為、地理條件、改建、擴建等因素的限制,市區部分路段人行道上的盲道鋪設不是很規范。有些路段被臨街單位或交警部門占用當做停車場;有些路段,每到夜間就被小攤小販占據,盲道不復存在了。
據市殘聯組聯維權處的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有盲人2.5萬多人,全市盲道約為2000公里左右,就南北濱河路而言,單向有40公里,雙向就達160公里之多。就城區多處盲道被占用的問題,市殘聯相關負責人稱,盲道建設是由城鄉建設局負責設計建設的,殘聯只負責配合相關的工作,由于政府沒有賦予他們行政執法權,對于車輛占用盲道等問題,也不能作為。對于井蓋切斷盲道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解釋稱,城市建設規劃不盡合理,就新舊城區而言,新城區無障礙設施建設相對舊城區要好得多。目前,我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是一種聯動管理,很多部門都參與。記者還了解到,時下市殘聯正在編制《蘭州市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管理規定》,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見,等整合意見后,將提交市政府常委會通過后方可出臺,屆時,城區亂占盲道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滕效宏 文會娟)
參與互動(0) | 【編輯:馬學玲】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