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重癥患者康復回家——春節前夕探訪北京朝陽醫院
“老爺子今天出院,我們一家人終于能過團圓年了!”
1月18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本部住院部一樓大廳結算窗口前,王強給84歲的父親王瑞華順利辦理完出院手續。“入院時交了5萬塊的押金,醫院剛剛都退回了。這回老爺子住院費用政府全報銷了!”王強舉著單據說。
去年12月中旬,王瑞華老人感染新冠病毒,由于原本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心臟病,很快發展為新冠病毒感染重癥肺炎,送入北京朝陽醫院救治。“當時老爺子情況危急,是躺著上的120。”王強說。
“感謝大夫、護士,救了我一命!”女兒和孫子陪著,王瑞華走出病房,向醫護人員拱手道別。從急診搶救室到新冠重癥綜合救治病房,在住院治療的20多天里,王瑞華病情由危轉安,肺部炎癥逐漸消失,血氧指數回歸正常,現在已經可以下地行走了。
1月8日,“乙類乙管”正式實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為“保健康、防重癥”。
10天過去,情況怎樣?早上9點多,北京朝陽醫院本部急診科陸續有患者就診,分診臺的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引導患者。分診臺旁,3名患者在靜靜等候測血壓。
“患者多時,候診區排起長隊,一直拐進走廊里。”急診科分診臺的一名護士告訴記者,“元旦后長隊少了。現在基本不用排隊,候診區空曠多了。”
“急診科超負荷狀況已經好轉,診療量回落至正常時的七八成。”北京朝陽醫院黨委委員、急診科副主任梅雪介紹,朝陽醫院本部急診就診人數由去年12月中旬的每天800多人,回落到500多人。重癥患者的人數也明顯下降,以前每天有30多名患者需要進入搶救室,且絕大部分是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現在不到20名,其中只有三四名是以新冠病毒感染為主,其他的都是這個季節常見疾病。
“這兩天爸爸狀態明顯好轉,還能坐起來了!”北京朝陽醫院本部呼吸一病區36病房,劉俊利正在陪護91歲的岳父呂為相。
“當時真怕老人堅持不住。”劉俊利說,老人1月上旬在老家河北唐山感染新冠病毒,病情很嚴重,出現了“大白肺”。送入北京朝陽醫院后,1月10日,呂為相住進了呼吸一病區。經過幾天精心救治,情況明顯好轉。呂大爺的主治醫師鄺土光說,現在老人的血氧飽和度明顯改善,飲食也好了很多,預計一周左右就能出院。
“重癥的救治成功率還是很高的,大多數患者經過治療能順利出院。”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呼吸一病區主任楊媛華說,經過三年抗疫,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手段已經非常成熟。醫護人員按照國家印發的第十版診療方案,給患者進行相應的氧療、對癥藥物治療、呼吸治療等。
“護理任務總體輕了些,但仍不能放松。”北京朝陽醫院呼吸一病區主管護師趙丹說,高峰時期的護理工作量是平時的四五倍,重癥患者需要上無創呼吸機,身上插著管線,床邊還有心電監護儀,每隔一小時就得進行巡視護理。“盡最大努力幫助重癥患者渡過難關,是病區內十幾名護士的共同心愿。”趙丹說。
“去年12月中旬,為了迎接重癥患者高峰,醫院緊急開通了呼吸一病區作為新冠重癥患者救治病區,組織了一支由呼吸科專家牽頭的醫護隊伍,并備足了呼吸機、儲氧面罩、心電監護儀等醫療物資。”楊媛華說,一開始收滿了患者,導管室的備用床位也用上了。現在,病區只有2/3的床位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
北京朝陽醫院院長徐建立介紹,為應對重癥高峰,醫院先后設立綜合救治病區、重癥監護病房和周轉病區共計23個,開放床位數近700張,采取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科主診制,保障患者診療的專業化和同質化。醫院本部和西院區共收治了1700多名重癥、危重癥患者,目前出院了974人,預計春節前還可以出院一批。“目前,重癥床位的總體使用率約80%。從數據上看,重癥高峰在一周前已經過去了。”
全國新冠陽性重癥患者人數在下降。根據最新數據,全國在院陽性重癥患者人數在1月5日達到峰值,之后持續下降,1月17日較峰值下降了44.3%。(人民日報 記者 申少鐵)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7:05:36
- 2024年12月22日 16:58:29
- 2024年12月22日 13:38:29
- 2024年12月22日 12:19:32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
- 2024年12月22日 09:16:44
- 2024年12月22日 09:08:28
- 2024年12月21日 18: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