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一句“吃飯了嗎”,讓外國人感嘆中國之變

        一句“吃飯了嗎”,讓外國人感嘆中國之變

          中新網廈門7月18日電 “我剛到北京的時候,經常聽到中國人用‘吃飯了嗎’打招呼,而今天,在北京的很多餐廳,看到的更多的是‘光盤行動’的標識,提醒人們不要浪費食物。”

          談及中國這些年的變化,在中國定居22年的中國一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顧問委員會委員肖克如此表示。

          7月18日,在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上,多位外國專家、外籍代表圍繞中外文明如何以“網”為橋交流、互鑒、共存等話題展開探討。

        7月18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在廈門舉辦。圖為中國一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顧問委員會委員肖克作主題演講。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他們用幾段經歷,講述中國發展故事

          該論壇由中央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新聞社指導,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國新聞網主辦,《中國網信》雜志承辦。

          在論壇上,肖克談到,如今,在很多外國年輕人眼中,中國最顯著的特征已經不只是以往的“基建巨頭”,現在中國的高鐵、中國的跨境電商、中國的游戲公司、中國的社交軟件都非常吸引他們,中國對外的公共產品從以往的修路、修水電站,正變成建網絡、建高鐵以及出海的網絡社交軟件和游戲。

          肖克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提供了互利的機遇和平臺,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最需要的發展要素。中國是許多發展中國家最佳的合作伙伴,企業家和創業者都擁有巨大機遇。他表示,世界正在變化,因此,我們也需要調整思路,擁抱變化。中國幾十年的發展經驗、中國企業的實力以及中國市場的規模,是許多國家愿意將中國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

        7月18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在廈門舉辦。圖為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作主題演講。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也以自身經歷講述了互聯網對中外文明交流的影響。

          “我在廈門買的第一部電話花了450美元,用了3年時間安裝。但不到5年,我們就有了互聯網。今天,我喜歡開玩笑說,中國人30年前沒有錢,而今天他們仍然沒有錢,那是因為什么事都可以用手機,我已經多年沒用過現金了,我需要的任何東西都會送到我家門口,這就像科幻小說。當我去其他國家不得不使用現金和信用卡時,我覺得我好像回到了20年前。”

          在潘維廉看來,互聯網以人們從未想象過的方式改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最大的可能性在于幫助人們彌合人民之間、國家之間的障礙。

        7月18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在廈門舉辦。圖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若賀曼作主題演講。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若賀曼是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讀書的留學生。談及互聯網帶來的交流便利,他深有同感。“網絡不僅為我們讀懂中國、了解中國提供了絕佳平臺,也為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向世界各國講好我們留學生的中國故事,向中國師長朋友講好中亞故事拓展了廣闊的渠道。”

          在若賀曼看來,短視頻、vlog、直播平臺、微博、頭條號……這些都是留學生可以發揮自己友誼橋梁作用的網絡平臺媒介。

          他認為,留學青年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多多在網絡上發出聲音,樹立好形象,傳播正能量,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各國間民心相通貢獻力量。

        7月18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在廈門舉辦。圖為比利時國際聯合倡議多邊合作組織榮譽主席米歇爾·杰諾韋塞作視頻演講。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以互聯網為橋,世界如何“命運與共”?

          毋容置疑,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讓世界真正變成了“地球村”,但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亟待破解的全新問題。

          比利時國際聯合倡議多邊合作組織榮譽主席米歇爾·杰諾韋塞在視頻發言中就表示,人類使用、需要并依賴與互聯網文明相關的工具、網絡和基礎設施,這塑造和推動了我們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但也產生了新的挑戰和問題。

          例如,所謂的“數字鴻溝”,由于缺乏資金、地理、社會和技術的可用性,并非所有人都有可能獲得互聯優勢;此外還有互聯網使用的潛在負面影響,比如網絡成癮對認知發展的傷害,信息過載對公共或私人邊界的傷害,對社會關系和社區的傷害。這些新的問題和挑戰需要共同的解決方案。

          在米歇爾·杰諾韋塞看來,這些新的問題和挑戰需要各國充分共商和共享解決方案。

        7月18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論壇在廈門舉辦。圖為全球知名社會學家、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作視頻演講。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其實,對于網絡空間出現的這些新挑戰、新問題,中國已經給出自己的答案——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對于當前人類文明的交流和全球互聯網治理,全球知名社會學家、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在視頻發言中特別提到了中國提出的“命運共同體”理念。

          馬丁·阿爾布勞表示,中國一直站在支持全球治理的前列,2013年,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標志著中國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進程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完)

        【編輯:葉攀】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AV |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 五月综合缴缴情婷婷 | 午夜性刺激在线看免费y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