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烘焙師李逍遙的甜蜜中國年
中新社昆明2月6日電 題:法國烘焙師李逍遙的甜蜜中國年
作者 羅婕
在云南昆明百年滇越法式風情街,新春的熱鬧氛圍與黃油焦香交織飄散。尋香而去,一家經營10余年的法式烘焙店里,春聯、中國結高掛,甜品柜里紅包、福袋慕斯銷售火爆。“今年財神爺、靈蛇主題蛋糕訂單不斷,一如既往是個繁忙的春節。”法國店主李逍遙(Igor De la Torre)笑說。
李逍遙在中國生活20余年,早已是個“中國通”。最初,他從父親的書柜里窺見中醫穴位、五行元素等中國文化,心生好奇。他2005年赴華,“借此機會探索未知世界”。
在上海,李逍遙第一次體驗春節。滿桌豐盛菜肴和漫天煙花,讓他切身感受到“百節年為首”的隆重。“同事們看我一個人,輪流邀請我去家里吃年飯,感受這個熱情和團圓的節日。”
“見識了快節奏的大城市,我更明白自己需要慢下來思考。”在輾轉山東,又奔赴意大利之后,李逍遙坦言,“我太渴望中國,還想再來”。而后,原本計劃去往南亞國家的他,因緣際會定居昆明。
2013年,李逍遙的法式烘焙店在昆明開業。店里一幅創意墻繪,講述他和烘焙的緣分——小小的他站在媽媽身邊看她制作面包。“那時每周三是家里的甜品日,我們一起享受甜蜜時光。”如今,他已在昆明開第二家店,邂逅了愛情,還與昆明人產生“甜蜜羈絆”。
從面包的焦香中,李逍遙理出昆明與法國千絲萬縷的聯系,完成無數次味道的“時空接力”。他發現,許多四五十歲的昆明客人吃了他做的法棍,想起過去一度風靡的硬殼面包。原來,百年前通車的滇越鐵路,帶來了不少“舶來品”和法式風情,成為昆明人的記憶。
當有常客提出想吃老奶油蛋糕時,他不遺余力探究配方,調整糖與鹽的配比,最終在百余年前的法國老配方中找到制作之法,得到老昆明人的認可。他笑稱,“昆明老奶油蛋糕稱得上‘中法合作’的經典案例。”
“98歲奶奶連續六年的壽辰訂單,孩子們從抓周禮到升學宴的成長見證,都是我珍貴的回憶和禮物,讓我十分滿足。”在李逍遙心中,這是烘焙師最幸福的時刻。
對李逍遙來說,春節堅守已成慣例。“員工們回家團聚,我留下來守店。用法式甜品陪伴大家,也是一種獨特且甜蜜的過年方式。”
在店中,李逍遙制作的一杯咖啡,杯身印有從昆明南到巴黎北的車票。“看到中老鐵路開通,我有了這個創意,也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讓法國味道成為紐帶,連接兩個遙遠城市的人們。”(完)

- 專題:2025網絡中國節·春節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11:25:09
- 2025年04月18日 11:23:55
- 2025年04月18日 11:20:44
- 2025年04月18日 10:47:18
- 2025年04月18日 10: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