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四川廣漢 “拉保保”:300余年民俗傳承成就地方文旅品牌
中新網德陽2月13日電 (楊勇)2月13日,農歷正月十六,四川省廣漢市一年一度的“拉保保”民俗活動舉行。在廣漢市房湖公園和金雁公園兩個“拉保保”的主會場,到處張燈結彩,人潮涌動。

據介紹,廣漢保保節源于川西民俗“游百病”和“拉保保”,是兩個活動相融、發展、演變而來。游百病又叫“游毛病”“踏青”,川西地區古有“正月十六游毛病,游了毛病不生病”之說,每年正月十六出行游春玩耍,可以消災祛病。
每年正月十六這天,來自廣漢以及周邊成都、綿陽等地群眾紛紛涌進廣漢城區,聚集于房湖公園內的十二棵古柏周圍,見證“拉保保”的熱鬧場面。據悉,這十二棵古柏樹為明代所植,有“百年長壽”“百病不生”“百事順遂”等寓意。活動中,孩子家長將孩子的帽子(俗稱“豬兒帽”)戴在心儀的“保保”頭上,雙方喜笑顏開,即表示“拉”成功。
上午8時30分,“拉保保”活動正式開始。在房湖公園十二株古柏樹下,人群圍得里三層外三層。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滿懷喜悅地在人群中“物色”合適的“保保”,“有眼緣”則成為重要的選擇標準。“我的孩子今年5歲,今天特意趕來給孩子拉個‘保保’,準備拉一個長相富態的,護佑孩子成長。”來自成都的張麗滿懷期待地說。
“拉到咯!拉到咯!”隨著人群中一陣歡呼,一位長相儒雅的男子被大家簇擁著,和孩子家長一起走向“登記處”。這也是當天房湖公園內拉成功的第一對“保保”。雙方家庭登記后,一起拍照留念,活動組委會還專門準備了禮物,贈送給“拉保保”成功的“幸運家庭”。

來自廣漢市新豐鎮的陳蓉,則成為房湖公園內被拉成功的第一位“女保保”。“你要努力學習,快快樂樂長大。”陳蓉和孩子父母互留了聯系方式,拉著孩子的手叮囑說。
活動現場,還有抱著孩子的父母,在人群中來來去去左尋右看,想給自己的孩子拉一個“保保”,結果他們卻被別人拉去當了“保保”。每成功一對,圍觀的市民和游客就鼓掌歡呼,還有許多人用手機拍下這熱鬧喜慶的場面。
歷經300余年的廣漢“拉保保”,已從最初的民間自由活動發展為有組織的“民俗節日”,是廣漢人文脈絡最長、群眾參與最廣的地方民俗活動,被譽為“華夏民俗一絕”。2003年,廣漢市委、市政府將廣漢“拉保保”民俗活動正式命名為“廣漢保保文化節”,并納入地方節日。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廣漢“保保節”納入首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這一民俗活動已經成為廣漢市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完)

- 專題:2025新春走基層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14:11:13
- 2025年04月18日 13:39:47
- 2025年04月18日 12:56:44
- 2025年04月18日 11:25:09
- 2025年04月18日 1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