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灣”命名者張士元:解碼二月二“龍抬頭”的文化基因
中新網太原3月2日電 (任麗娜)3月1日,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日。“乾坤灣”命名者張士元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二月二“龍抬頭”是北斗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形成的龍角星抬頭,二十八星宿的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星象源文化理念,也是乾坤灣星象文化。

乾坤灣是民建中央著名學者、畫家張士元于1996年考察陜西延川縣、山西永和縣130多里長的黃河段文化發現的奇灣,經考證確定此灣系五千年至一萬年以上的文明文化源點,于是他將其命名為黃河“乾坤灣”和乾坤灣星象文化,形成了民建中央文化扶貧提案,促成了國家項目,拉動了黃河兩岸經濟發展,助力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張士元說,乾坤灣星象源文化內涵著中國古人類文明用二十八星宿來表示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二十八星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以后黃昏時,龍角星就從東方地面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
張士元連續多次沿著黃河兩岸進行了深入考察,確定了乾坤灣星象文化也命名了七星灣,同時考證出山西永和古城是世界上極其罕見的北斗七星古城。永和古城是以西北東南走向的北斗七星勺形的七星堆構建而成,永和古城七星堆對應著乾坤灣的七星灣,即天樞星、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搖光星。
同時,張士元考察發現世界著名的四千三百多年前的陶寺遺址觀象臺(觀星臺),也是乾坤灣星象文化的S形。陶寺古城、臨汾古城、永和古城,都是乾坤灣星象古城。此外,張士元還考察出著名的黃河壺口不僅是自然景觀,而是具有著上萬年的星象源文化理念,這個重要發現將要改寫數千年來人們對黃河壺口文化的認知。(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7日 20:12:29
- 2025年04月17日 15:03:00
- 2025年04月17日 14:59:53
- 2025年04月17日 14:28:23
- 2025年04月17日 14: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