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長安春醒時:一茬鮮芽品“春韻”
中新網西安3月9日電 題:舌尖上的長安春醒時:一茬鮮芽品“春韻”
作者 張一辰 劉靜
初春的雨后,西安城墻根下的槐樹抽了新芽,渭河畔的榆錢掛滿枝頭。在古城的春日餐桌上,一盤盤泛著泥土清香的野菜正悄然成為主角。
清晨六點,西安市雁塔區的一處農貿市場已熱鬧非凡。菜農李霞的攤位前,一捆捆香椿、薺菜沾著露水,引得眾人圍攏挑選。“過去野菜是填肚子的,現在倒成了稀罕物。”李霞一邊稱重一邊感慨,“現在年輕人也認這些‘野’東西,說是要‘咬春’”。

“香椿得用頭茬紫椿芽焯水后與家養的土雞下的蛋同炒才夠鮮。”曾經在西安一家餐廳工作了20多年的李裕祥正在和買菜的年輕人分享香椿炒蛋的做法,這道傳統菜,如今在短視頻平臺依然熱度不減。而與之相關的香椿涼皮、香椿涼面等亦成為很多年輕人線下品嘗打卡之選。
從菜市場的香椿攤到咖啡館的“香椿拿鐵”,從夜市上的苜蓿卷餅、薺菜湯、榆錢粥到高端宴席的“唐韻春宴”,一場關于春味的傳承與創新正在上演。
在西安城北一家超市的冷鏈貨架上,貼著“吃春菜一口鮮”標簽的紅香椿標價每斤69.5元(人民幣)仍供不應求。在西安“00后”謝小梅的購物車里,香椿與進口牛油果“比鄰而居”。她對記者說:“我在社交平臺看到了很多創新飲品,比如香椿拿鐵、香椿奶茶……我打算根據網上教程來制作嘗鮮。”

記者看到,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在西安餐飲界形成獨特風景。西安南郊的一家酒店順應時序、上新春菜,其中榆錢化作盛唐點心,苜蓿入畫山水冷盤,筍尖化作春山,美輪美奐;而在西安灑金橋夜市的攤位上,十元就能買到苜蓿卷餅、薺菜湯、榆錢粥“春菜三件套”。“從宮廷到市井,野菜始終是長安春宴的魂,如今更成為連接古今的味覺紐帶。”西安大學生王迪如是說。
從《詩經》中的“采蘩祁祁”到如今年輕人在社交平臺花式分享挖野菜,甚至將洋槐花做成永生花禮盒、灰灰菜標本制成書簽等,傳統食俗正在衍生出別具特色文化魅力。
從吃飽到吃好,無論吃的是記憶,抑或嘗的是新奇,在這座古老與現代交織的城市里,一茬茬春芽正破土而出,將千年的春味寫進新的故事。(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3日 15:49:34
- 2025年04月13日 13:52:09
- 2025年04月13日 12:58:11
- 2025年04月13日 10:14:47
- 2025年04月12日 20: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