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給爸媽!當心網上的“健康科普”不靠譜 辟謠平臺了解一下→
網絡虛假信息屢禁不止,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個人、企業,連政府部門也深受其害。針對互聯網上的一些健康科普亂象,從去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專門在官網開設了“健康科普辟謠平臺”。
例如,在食品、衛生、醫保領域,去年以來,從車厘子吃多了會中毒到廣西砂糖橘致癌,從心臟支架手術將被淘汰到醫保個人賬戶年底清零,網絡虛假信息不斷出現。
成都市民 周女士:一些特別離譜的謠言,它都能在短視頻平臺上面發布。比如說我奶奶那一輩的人甚至會相信可樂喝了之后就有輻射之類的那種謠言。
成都市民 劉女士:我爸就剛好有高血壓,他不太愿意吃降壓藥,他就是聽信別人說降壓藥對身體有害。
沈陽工業大學教師 楊威:我覺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我們身邊的家人,尤其是老年人團體,可能看到一個信息就給我發過來了,今天這個東西不能吃,那個東西不能吃。
湖州市長興縣居民 陸珊珊:之前我們家老人就是聽了網上不負責的那些謠言,說什么短缺就到超市里去搶物資,搶了很多回來。我們家到現在還跟倉庫一樣,都囤著沒有用完。
為幫助群眾甄別網絡信息,從去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官網上專門開辟了健康科普辟謠平臺。重點針對一些明顯違背科學常識、夸大其詞、移花接木的信息定期辟謠。公眾如果發現了健康謠言,可以注冊登錄這個平臺,提供相關線索,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組織力量進行核實并及時反饋。
專家認為,要從根本上治理網絡虛假信息,除了政府相關部門積極作為,更為重要的是,網絡平臺作為信息發布的載體,應承擔起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嚴格的信息審核機制。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 米鋒:這個平臺主要是兩個方面的目的,一個是對于已經發現的謠言,我們就明確向社會發布;還有一個方面是群眾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到的,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舉報,我們研判之后向社會及時發布。(央視新聞客戶端)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2日 20:57:37
- 2025年04月02日 16:40:09
- 2025年04月02日 14:59:02
- 2025年04月02日 14:58:12
- 2025年04月02日 1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