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續加強標準國際化創新 開啟新興領域標準化布局
中新網上海3月21日電(記者 許婧)記者21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上海持續加強標準國際化創新,如今已有多項“首個”落戶上海。
2022年以來,上海以開展國家標準化創新發展試點為牽引,牽頭制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71項,培育“上海標準”31項,新增國際標準化組織注冊專家200余名,新增新型標準化組織30個,著力打造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開放示范城市。
如今,通過持續加強標準國際化創新,已有多項“首個”落戶上海。例如,為助力電競產業鏈發展,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培育各類主體參與標準國際化工作,推動上海樂競英雄體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英雄體育)在ISO發起成立電子競技標準化工作組,這是ISO首個電子競技專項標準化工作組。
同時,英雄體育牽頭ISO25094-1《電子競技第一部分:定義》國際標準提案立項,是世界范圍內首個成功立項的電子競技國際標準,填補該領域國際標準空白,促進全球電子競技行業發展。
又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還指導推動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與上衡道國際標準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聯合提出“創新物流—物流ESG—框架與要素”(Innovative logistics- ESG for logistics- Framework and factors)國際標準提案,2024年11月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344成員國投票成功立項。
這項提案是全球首個物流ESG國際標準提案,標志著我國在ESG國際標準制定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是上海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將對全球物流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項目負責人郝皓表示,該國際標準將引導全球物流行業采用協調一致的ESG框架和要素,建立健全ESG體系,實現物流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作貢獻。
上海正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注重以高標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當日,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宏韜介紹,上海市經信委會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推動標準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目前,圍繞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先進制造、北斗導航等領域,上海培育的“上海標準”占“上海標準”總數的63.5%。同時,聚焦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標準研制,如圍繞具身智能的標準化,國家與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行業內頭部企業和機構,共同制定全國首批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團體標準。
此外,近三年來上海企事業單位牽頭或參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國家標準126項,立項研制相關地方標準20余項。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益洋當日表示,當前,上海正逐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將在國家標準委的指導支持下,持續擴大標準化開放水平、提升標準化技術能力、優化標準化發展環境,努力使上海成為國際標準創新項目的高產之地,成為國際標準化技術機構、國際標準化人才、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聚集之地。(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2日 20:57:37
- 2025年04月02日 16:40:09
- 2025年04月02日 14:59:02
- 2025年04月02日 14:58:12
- 2025年04月02日 1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