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新思 沈陽市第三屆清明共祭活動舉行
中新網沈陽4月1日電(李晛)“沒有煙霧繚繞,卻更顯莊重;無需跋山涉水,卻能寄托深情。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既能表達哀思,又能為環保貢獻力量,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家庭參與進來。”沈陽市民王女士近日在參與“人文共祭·情滿沈城”沈陽市第三屆清明共祭活動時如是表示。

本次活動由沈陽市民政局、沈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渾南區人民政府主辦。此次活動不僅憑借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展現出遼沈地區殯葬文化的時代新風,更借助 AI數字人等前沿技術,為市民打造了全新的追思體驗,吸引30組市民家庭200位家屬參與其中,7.2萬名市民在線觀看直播。
本次清明共祭儀式上,借用AI技術復原逝者音容笑貌,將一張張老照片以動態影像的形式呈現在大屏幕上,讓家屬仿佛穿越時空,與摯愛之人再度“重聚”,極大地慰藉了家屬的心靈。
儀式突破傳統祭祀模式,采用270°三面環幕構建沉浸式告別殿堂,配合光影、音效與數字科技的融合,營造莊重而溫情的追思場景。參與者佩戴含NFC功能的祈福絲帶,輕觸手機即可進入“云紀念館”獻花、點燭、留言。
沈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AI數字人等技術的引入,打破了傳統祭祀在形式和空間上的束縛。希望通過科技與人文的結合,以更綠色、更文明的方式豐富祭祀的途徑,緬懷逝者,讓清明回歸慎終追遠的文化本質。

儀式上,還通過清香祈祭、敬奉香茗、天堂來信朗誦等環節,讓追思更具儀式感。不僅表達了對逝者的深切懷念,也展現了對生者的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傳遞出綠色文明的新風尚。
據了解,沈陽市清明共祭活動已成為移風易俗的公益品牌,承載著市民對文明祭祀的認可與期待。未來,沈陽將繼續通過科技賦能與文化創新,引導市民從“重形”祭掃轉向“重情”緬懷,助力遼沈地區殯葬事業高質量發展。(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8日 14:11:13
- 2025年04月18日 13:39:47
- 2025年04月18日 12:56:44
- 2025年04月18日 11:25:09
- 2025年04月18日 1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