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交流活動在京舉辦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劉遠 鄧敏)“現在我五歲,會學習、排隊、交朋友。老師說這是康復訓練的功勞,找到光就不怕黑。”4月2日,一場有關孤獨癥兒童的交流活動上,孤獨癥兒童代表“星星”在視頻短片里用稚氣的聲音講述著自己的成長經歷。

當日,正逢第18個“世界孤獨癥關注日”,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的“與星同行——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現場通過文藝表演、案例分享、政策訪談的形式,展示社會各界對孤獨癥兒童的關愛舉措,并發布公益倡議,呼吁全民共筑孤獨癥兒童溫暖未來。
“北京市海淀區學校里的孤獨癥兒童,基數大、程度重、需求高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海淀區特教中心主任王紅霞在訪談中表示,針對這一情況,海淀區建立了16個學區資源中心、110個學校資源教室,推進行為指導教師、隨班就讀教師等八大類教師培養,并通過建立融合教育應急管理等制度,為孤獨癥兒童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通過硬件保障、專業師資、融合制度“三駕馬車”保證孤獨癥兒童在學校里不僅能夠“留得住”,更能夠“學得好”。
廣西南寧民族大道東段小學,已經走過了35年的普特融合教育之路。校長羅瑩現場介紹道:“學校以隨班就讀為突破口,通過家校社‘教聯體’協同育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幫助特需兒童補償缺陷、挖掘潛能,使其能夠與普通孩子共同學習成長,共享公平而有質量的融合教育。”
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不僅關注患兒教育與成長,也爭取惠及患兒家庭。廣州市花都區婦女聯合會關心下一代委員會主任袁微,是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先行先試地區——廣州市花都區“星星幸福艙”項目發起人。“星星幸福艙”由政府、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共同搭建,專為孤獨癥兒童媽媽提供靈活就業空間,目前計劃已進行4個月,通過運營兩臺流動售賣車,初步幫助12位媽媽創造了經濟收益。袁微暢想道:“期待‘星星幸福艙’未來能開到100臺,通過‘以商養善’的方式幫助更多孤獨癥兒童家庭。”
2024年,中國殘聯、教育部、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的通知。在社會多方力量的托舉下,有人從受助者變成了助人者。八歲孤獨癥兒童的爸爸褚韓龍,在為兒子尋求幫助的過程中,成立了“星星加油站公益幸福團”。過去一年來,“星星加油站公益幸福團”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組織了80多場互助活動,幫扶了500多個孤獨癥家庭,帶動1000多名志愿者提供服務。展望未來,他說:“我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結合起政府、相關部門和機構的力量,攜手為孤獨癥兒童創造光明未來。”(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3日 17:54:09
- 2025年05月03日 16:02:25
- 2025年05月03日 15:04:13
- 2025年05月03日 13:22:10
- 2025年05月03日 12: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