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多島”:看古徽州如何以“共棲代碼”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黃山4月9日電(謝詩睿 李星寰)近日,黃山市黟縣碧陽鎮“黟川兩岸”的數字游民社區“黑多島”迎來首屆國際鄉村電影營造季。活動期間,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導演及創作團隊深入古村落進行在地拍攝與交流,讓這座徽派建筑改造的數字游民社區在鄉村振興領域持續探索新路徑。

據了解,“黑多島”BTU社區(Back to University),作為安徽省首個以“共棲代碼”理念運營的復合型數字社區,通過“共居共創”模式,吸引數字游民與在地村民協同創新。目前已有30余名數字游民常駐,涵蓋影視制作,平面設計等領域。
“旅游時被這里的人文氣息吸引,最終選擇留下。”來自貴州的數字游民朱文靜說:“這里有電影、設計、旅行三大板塊,為我們提供了技能交換的平臺。”
社區既保留了徽派元素,又配備了不少數字辦公設施。除了滿足住宿和辦公的硬件需求,社區還擁有滿足個人獨處需求的院子,以及配套的會議中心、小劇場、咖啡廳、美術館、餐廳、書店和服裝店等設施。

“社區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我們能將在地的項目落地、生根、再生,傳播當地文化——和當地村民熟悉以后,旅居不再是‘打卡’,而是‘串門’。”廣告導演出身的社區主理人席世偉表示,“政府在鏈接資源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從上海來的研學隊伍就是政府宣傳吸引過來的。”
“社區希望被年輕人看到,與年輕人建立更多聯結。此次舉辦國際鄉村電影營造季時,我們也在鋪設中國非遺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來自廣州的社區運營主理人鄺影珊表示。

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胡安琪認為,數字游民社區若想要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要先利用鄉村的自然環境和社區的人文環境吸引數字游民,其次促進數字游民與當地居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當地特色產業如文旅、電商和農產品等產業進行聯動,滿足數字游民的創意和工作需求,使一部分數字游民留下來,轉變成為“數字鄉民”,這樣才能夠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黟縣正在打造世界級國際鄉村旅游度假區,社區想通過現有的媒體和創作者資源,探索當地的文化、風景,以及‘新黟縣人’的故事,為黟縣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鄺影珊表示。(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3日 10:09:10
- 2025年05月03日 08:47:53
- 2025年05月03日 08:47:33
- 2025年05月02日 19:29:19
- 2025年05月02日 19: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