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水”將至 粵閩多部門聯動演練高速公路防汛搶險
中新網梅州4月10日電 (記者 蔡敏婕)特大暴雨、山體滑塌、大量土石沖入路面、高速公路交通中斷、多臺車輛滯留、大量人員被困……
廣東10日舉辦高速公路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上述是廣東省高速公路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的一幕。

廣東汛期通常從3月底到4月初開始持續到10月。尤其是端午節前后,會有一段強降水較集中的時期,常常出現連續多天大雨、暴雨,甚至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俗稱“龍舟水”。近日,廣東省安委辦、省減災辦、省應急管理廳會同有關單位召開研判會。經會商研判,第二季度廣東開汛或接近歷史同期略偏早。
清明節后,氣候轉暖,雨水漸增。本次演練重現去年某高速突發多處山體滑坡、區域通訊中斷、夜間持續降雨、大量車輛滯留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應急搶險場景,152名搶險人員參與實戰,170余人現場觀摩,1200余人線上觀看直播。活動通過“情景還原——問題溯源——對策推演”的三維復盤,為本次演練注入實戰基因。
廣東交通集團總經理劉曉華表示,高速公路作為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出行的關鍵交通設施,安全穩定至關重要。此次演練是在復盤分析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并發揮統一指揮、快速發現、快速救援的聯動機制,提升自然災害事件的快速響應和協同配合能力。
無人機緊急升空,衛星電話穿透雨幕,應急指揮中心大屏跳動著紅色預警……
演練開始,高速公路邊坡監測預警系統率先觸發紅色警報,信息實時推送至監控中心。天汕高速管理單位廣東梅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高速交警、路政、養護、拯救等部門迅速趕赴現場,疏導車流、滯留人員,同步實施交通管制,為后續搶險爭取寶貴時間。

演練中,科技裝備成為提升救援效率的關鍵。當現場因信號中斷陷入“失聯”狀態時,無人機按預設航線自動巡檢,將多角度畫面實時回傳指揮部;路政人員啟用衛星電話保障通訊暢通;AI智能視頻輪巡、邊坡監測系統持續提供數據支撐。隨著“夜幕”降臨,迅速啟動系留式照明無人機,精準懸停在空中,為救援行動提供關鍵支持。
梅平高速總經理賴冠宙表示,已在21處路段布設重大災害監測預警及管控系統,24小時不間斷監測153座重點邊坡、21座重點橋梁的位移、沉降等關鍵參數,同時為中心和5個路政中隊共配備6臺衛星電話,極端情況下確保指揮暢通。
廣東交通集團目前營運管理高速公路里程已達8181公里,隧道、橋梁、邊坡眾多。截至今年3月底,該集團已完成850處邊坡、300座橋梁、35座隧道的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建設;對73處高風險路段建設了突發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同時,集團赴同濟大學等進行智能防災減災技術交流,與院士團隊和科研機構開展“道路工程地災預警AI大模型分析系統”、“交通基礎設施智能防災減災與韌性提升技術”等研究,探索構建“天空地”“點線面”相結合的地質災害遙感遙測監測預警體系,全面提升集團高速公路監測預警能力。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演練為山區高速公路極端降雨條件下開展復雜應急處置和救援積累了實戰經驗,也是多種應急裝備在高速防汛搶險中的應用的一次有益探索。
本次演練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管理廳、梅州市政府和廣東省交通集團主辦,聯合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龍巖高速公路支隊、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龍巖管理分公司等12家單位共同開展。(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2日 15:59:41
- 2025年05月02日 14:19:29
- 2025年05月02日 13:32:16
- 2025年05月02日 13:31:22
- 2025年05月02日 13: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