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戶出借收款碼不小心成詐騙分子“幫兇”
本報訊 (記者周倩)記者從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近期,有詐騙組織通過社交平臺發(fā)布信息,獲取小企業(yè)主、個人商戶的收款碼,進行“跑分”洗錢等不法行為。一些商戶在不知曉資金為非法所得的情況下,成了詐騙分子的“幫兇”。
據了解,日前,北京海淀警方在一起案件偵辦過程中,發(fā)現有犯罪團伙在多地通過唆使、誘騙中小企業(yè)主和個體商戶提供收款碼等方式進行洗錢活動。在掌握充分證據后,海淀警方先后13波次組織警力前往全國多地,成功抓捕多個洗錢團伙組織者和“跑分”洗錢人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跑分”是指不法分子通過招募社會人員或誘騙商戶提供收款碼、銀行賬戶等,為境外信用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團伙非法轉移贓款的行為。此類犯罪不僅擾亂金融秩序,更會使部分中小企業(yè)主、個體商戶在不知情中成為洗錢犯罪幫兇。
犯罪分子往往通過在網絡發(fā)布一些所謂操作簡單輕松又高收益的“兼職”吸引人注意,殊不知這是引誘犯罪的圈套。
據辦案民警介紹,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詐騙組織通過境外社交平臺發(fā)布信息,招募洗錢團伙,境內“跑分”洗錢團伙接單后,通過聯系專業(yè)“跑分”洗錢人員,承諾給予一定報酬的方式獲取小企業(yè)主、個體商戶的收款碼。隨后,詐騙組織將這些商戶收款碼發(fā)給電詐受害者,誘導其進行掃碼轉錢。警方提醒,上網時應提高警惕,不要貪圖小利出借自己的個人信息,如:身份證件、個人賬戶、銀行卡、支付二維碼等,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觸碰法律紅線。
《工人日報》(2025年04月12日 03版)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0日 19:09:52
- 2025年04月20日 18:45:58
- 2025年04月20日 15:42:54
- 2025年04月20日 15:41:12
- 2025年04月20日 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