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倡導抗癌“全程管理”新理念
中新網重慶4月13日電 (趙斌)13日,以“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發力”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暨中國抗癌日啟動儀式在重慶舉行。活動現場發布了《中國腫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識(2025)》,并宣布啟動覆蓋全國34個省市的系列科普活動,旨在推動腫瘤防治從疾病治療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轉型。
“過去是癌癥說了算,未來要讓我們說了算。”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在啟動儀式上表示,當前癌癥防治已進入整合醫學時代,需通過多學科協作實現精準防治。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吳永忠指出,惡性腫瘤已成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而預防是最經濟有效的策略。
針對這一現狀,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樸浩哲強調,《CACA指南》正通過“認證考試+科普宣傳”雙路徑推進落地。該指南首次將“防、篩、診、治、康”全流程管理納入規范體系,要求神經腫瘤診療從業者通過指南認證,未來目標是建立行業準入標準。目前,該指南已納入全國醫學院校教材,從源頭夯實規范診療基礎。
在活動現場,“科普嘉年華”區域成為亮點。醫務工作者用蔬果類比疾病特征,如“凹陷的乳頭需警惕乳腺癌”“皺皮乳房可能病變”等形象化表述,吸引超千名市民參與。9歲雙胞胎姐妹花花和朵朵現場捐出留了3年的長發,成為“烏絲帶”愛心捐發行動的年齡最小參與者。該行動開展4年來,已為癌癥患者制作587份假發。
樸浩哲特別關注年輕群體的健康管理。他指出,年輕人熬夜、缺乏運動等習慣正在打破人體生物鐘,長期可能增加神經腫瘤風險。“睡眠不足與免疫力下降、激素分泌紊亂密切相關。”他呼吁公眾將合理膳食、定期體檢納入日常管理,警惕“隱性健康威脅”。
活動發布的“十大常見癌癥誤區”引發熱議。針對“化療傷身”“發物致癌”等傳言,專家逐一澄清:化療副作用已顯著降低,規范化鎮痛成癮率低于萬分之四,腫瘤患者應保證營養攝入而非“饑餓療法”。
“醫學知識需要通俗易懂的傳播。”樸浩哲肯定了媒體在科普中的作用,認為案例解讀、可視化手冊等形式能有效打破醫患信息壁壘。他強調,健康管理的核心是“我知你知”,唯有醫患共同掌握科學知識,才能構建高效防治體系。
據悉,宣傳周期間還將舉辦院士義診、線上科普講座等系列活動,推動防治癌癥的“防篩診治康”理念深入人心。(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5日 11:39:41
- 2025年05月05日 10:37:07
- 2025年05月05日 10:31:49
- 2025年05月05日 10:14:22
- 2025年05月05日 1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