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廣州日報報道,在2006年的一年里,“惡搞”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穿梭,網上網下,交相輝映。如火如荼的惡搞文化大有營造一種新文化時尚,甚至派生“惡搞學”的趨勢。
誰是惡搞的鼻祖?
所謂惡搞文化,又稱Kuso文化,其實是一種經典的網上次文化,由日本的游戲界傳入臺灣,成為臺灣BBS網絡上一種特殊的文化。把“惡搞”一詞真正推到中國網民面前的是胡戈,但是有人卻提出祖師爺應該追溯到周星馳,他的“無厘頭”為“惡搞”做了鋪墊。他的《大話西游》更被奉為“惡搞”之《圣經》。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周星馳只能算是“搞笑”——當“搞”的對象被不樂意地丑化或被傳統道德不接受的時候,“搞笑”才是“惡搞”。細察其別,也許就是細微的一線之差。
電影的剪輯合成;名人的惡搞;名人之間的“互咬”……有的作品被認為“惡搞”之經典,有的作品被指為“粗俗不堪”……在這其中,即將過氣或已過氣的名人也不甘寂寞趕上網絡博客瘋狂的年代,或自爆個人所謂隱私,或互爆對方隱私,或開口大罵。只要能吸引口水或板磚就是效應,名人更名,過去名的現在又名,不名的未來或許會名。
惡搞與后現代主義
對于“惡搞”的普遍理解,是對公眾熟悉的人物或事物根據自己個人的意愿進行大膽、夸張、具有諷刺意味地重新定義和打破傳統理解的沒有明確因果關系的重新詮釋。這種詮釋具有強烈的感官刺激,個人主觀色彩和感情色彩強烈,對被“惡搞”的對象在一定程度上構成正面或側面的諷刺與嘲弄。只是網絡像一個擴音器和放大鏡把“惡搞”之風帶起,迅速廣泛地傳播。
網絡惡搞對陳凱歌的電影《無極》進行了解構,從一個側面映襯了后現代的表現美學。胡戈的草根立場與陳凱歌的精英立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陳凱歌試圖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場上闡釋他的電影理念和電影哲學,而胡戈僅僅是為了搞笑和娛樂大眾而造就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體現了平民大眾通過網絡渠道獲得了在社會現實中無法取得的話語權。
網絡惡搞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并伴隨著后現代思潮勃發的今天,草根階層通過網絡顛覆和嘲弄權威和主流文化,從而表達自己話語權的一種方式。
沖破舊的文化獨斷
惡搞風潮的興起,是特殊時期試探社會的產物。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李宗桂認為,“惡搞”問題十分復雜,并不是簡單的“該寬容還是該嚴懲”這樣二元對立思維就能解決的。他指出,從文化價值觀和文化選擇論的角度看,“惡搞”當然可以看作是文化多元的一種表現。不拘泥于固有的文化價值理念,敢于表現自己的文化品性,張揚自己的文化性格,這并非壞事。問題在于這種表現和張揚,在眼中充滿自我的同時,還應看到社會大眾,還應尊重主流的文化價值觀,尊重他人的文化選擇。否則,就是用新的文化獨斷去取代舊有的文化獨斷。更為重要的是,無論何種形式何種內容的“惡搞”,都必須遵守法律,不違反基本的社會公德,不超越公民道德的底線。
與此同時,作為一種文化方式,惡搞從借民間的名人、大片惡搞而漸至“無所不惡搞”,有人認為正是在挑戰人們的心理底線、道德底線和感情底線。
2006年惡搞備忘錄
1、惡搞大片:《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
今年1月份,《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原型:《無極》;意義:開大片被惡搞之先河。
今年12月中,原型:張藝謀的新片《滿城盡帶黃金甲》。網上比較“火”的惡搞版本是幾個網友在個人博客中發布的圖文版《滿校盡是大波妹》、《豐胸學校》等——在他們惡搞之下,周潤發、張藝謀都變成了學校校長,培養的都是些大胸的女學員。目前,這些博客都獲得了幾十萬的點擊率。
2、惡搞經典:“走穴”的潘冬子
2006年4月,CCTV第十二屆青年歌手電視大賽被網友“胡倒戈”惡搞,“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變成《“閃閃的紅星”之潘冬子參賽記》。在短片中,原本一心想參加紅軍的潘冬子成了做明星夢、希望走穴掙大錢的富家子弟。潘冬子的父親叫潘石屹,潘冬子的母親一心想參加“非常6+1”,夢中情人是李詠。原電影中的胡漢三成了一個叫老賊的評委,不僅操縱評委,而且也是大賽各種新花樣的創造者。
3、惡搞文學:詩歌的娛樂化風暴
“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2006年9月開始,著名女詩人趙麗華幾年前在網上寫的一組即興式的詩,陸續被人貼在一些大型網絡論壇上。自此,網上突然掀起一股久違的詩歌狂潮,有網友對趙麗華的“口水詩”加以大肆的批判和嘲弄;還有網友發起了模仿趙麗華詩歌的“后現代詩大賽”,這種模仿甚至促使在網上形成一種名曰“梨花體”的“詩歌流派”。
4、惡搞文化:孔子被“勾引”“哭了”
2006年11月,一組照片在網上各大論壇迅速流傳:一名穿著暴露,打扮妖冶的年輕女子在孔廟內大擺熱辣造型。這個名為“國學辣妹”的女子在博客中聲稱自己是白居易53代后人,而且“最擅長勾引人,孔子也不例外”。隨后,雕塑家金鋒在自己的博客上展示他關于孔子的最新雕塑作品。他的不僅讓孔子“哭了”,而且利用網絡互動的方式,讓觀眾為孔子“抹”去眼淚。
5、惡搞天下:“非常真人”的非常娛樂
2006年5月,一個由六位“北漂一族”組成的“非常真人”團體席卷各大網站,這個拿社會、娛樂等熱門話題開涮通過真人拍攝成幽默漫畫的娛樂新形式,成了網絡流行指數的風向標。網友們對他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且還提供各種“惡搞”題材。據估計,有接近10萬人每天都在看“非常真人”的作品,到目前其博客點擊率突破了七百萬。目前“非常真人”的紅火已經引起了不少的商家的注意,各種商業活動紛至沓來,。
6、惡搞精神:雷鋒的“初戀”
娛樂之聲蔓延之下,“紅色經典”也逐漸被困在了包圍圈。“雷鋒”首當其沖網民提出了雷鋒死因的20種戲謔性說法。2006年初,有人提出要拍《雷鋒的初戀女友》。雷鋒的“初戀女友”就是子虛烏有的事,這包括那位被叫著“女友”的王佩玲和拍出照片的人都明確否認。緊跟著“遭殃”的是董存瑞,這個進入中小學教材、手托炸藥包的英雄,這個被繪成英模畫像已掛遍全軍每個連隊的勇士,被懷疑完全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來的”。
7、惡搞尊嚴:開國大典和飯店廣告
在一家飯店,開國大典的場面,畫高約2米,長4米左右,覆蓋了整面墻壁。該宣傳畫的構圖、人物與油畫《開國大典》幾乎一模一樣。畫面上藍天廣闊,紅旗飄揚,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神采奕奕,氣度不凡。該宣傳畫除了顏色與原作有差別外,另一不同之處就是畫的右上方加上了幾個黑色的大字“同志們大飯鍋成立了!”把嚴肅的歷史和國人純真的感情庸俗化,讓開國大典場面變成為一家飯店做廣告,讓人看后實在無語。
8、“草根”惡搞:芙蓉教的產生
惡搞作風,連綿不絕,一夜之間,“草根”“惡搞”網絡紅人輩出。一位自稱“妖妃娘娘”“中國版夢露”的男大學生日前在網上貼出系列裸照,招來網友罵聲一片。不到30歲的山東二哥也沖出“江湖”,他是江蘇某全國重點高校體育教師,在各論壇大肆張貼“肌肉猛男”照片,自稱“中國第一性感男人”和“最愛中華美女”,還說“胸比芙蓉姐姐大,屁股比好男兒好看”,因在各大論壇貼“肌肉猛男”照片走紅。嫦娥、公交妹妹、垃圾妹妹,算是反“芙蓉教”的網絡美女更是層出不窮,讓人目不暇接。
9、商業惡搞:“中央一套”的被搶注
謝霆鋒紅極一時,諧音商標“瀉停封”商標被痢疾藥搶注,前不久,歌手愛戴被申請注冊成安全套商標。如今的性用品商標已越來越喜歡“傍大款”,繼“鳳凰衛視”、“動感地帶”“中央一套”等被搶注之后,歌手愛戴、運動員姚明的名字也接連慘遭“惡搞”,并先后被申請注冊成安全套與衛生棉商標。
10、惡搞“惡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006年8月11日上午10時,反惡搞聯盟成立。10時05分,聯盟之歌確定,著名音樂人矮大緊作詞。11時05分,胡哥發來挑戰書,稱與反惡搞聯盟不共戴天。高潮是這天的17時12分,反惡搞聯盟主頁遭黑客惡意篡改,頁面被改為“惡搞是當代中國網絡青年的偉大創舉”,經聯盟技術人員努力10分鐘后頁面恢復。聯盟有自己的口號和盟歌,加入需要一定的資格,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邱瑞賢 胡瑛 杜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