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0日電 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指出,中國林業有害生物呈快速發展態勢,防控任務十分艱巨。
1月10日,國家林業局舉行2007年首次例行新聞發布會。曹清堯是在會上介紹上述情況的。
曹清堯說,2006年是中國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較為嚴重的一年。全國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1.6億畝,比上年擴大20%,超過當年的人工造林面積,防控形勢嚴峻。各級林業部門采取各種措施,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四率”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要求。一些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疫情和災情得到控制,危害程度明顯減輕。
據初步統計,2006年全國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9000多萬畝,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7.6‰(千分率)、無公害防治率70%、測報準確率76%、種苗產地檢疫率92%,“四率”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要求。
曹清堯介紹稱,2006年,國家林業局首次對各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進行考核,明確了“十一五”目標管理指標和任務。把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病、森林鼠兔害等作為防治重點,對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實行分類施策、分區治理。制定了沙棘木蠹蛾,林業鼠害、兔害等3項防治技術方案,重點推廣了林業鼠(兔)害防治9項成熟實用技術,加快了松材線蟲病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試驗。
曹清堯說,通過防治,一些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疫情和災情得到控制,危害程度明顯減輕。松材線蟲病繼續實現病死樹和發生面積“雙下降”,即病死樹比2005年減少51.1萬株,發生面積減少8.3萬畝;紅脂大小蠹在山西、陜西、河南等地的發生面積繼續明顯壓縮,發生131萬畝、同比下降36%,基本上實現了不死樹;楊樹天牛等楊樹蛀干害蟲在西部地區的蟲口密度和有蟲株率也有所下降,危害程度減輕;在陜西重點防治區,森林害鼠數量由防治前的每畝4-8只下降到0.4只以下,在內蒙古重點危害區,大沙鼠鼠口密度由每畝8.5只下降到每畝3只;陜西胡蜂傷人事件由2005年的715起、死亡36人降到2006年的7起、死亡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