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和“聯合國”這三個字扯上關系。
所以當2006年12月12日,有朋友打電話告訴身在溫州的她,報上有消息說她上了2006年11月的《聯合國特刊》封面時,她愣在了馬路邊。
即使到一個月后的今天,25歲的云和姑娘謝永芳依然覺得,這一切,比夢更不真實。
然而,鄰居的含笑問候、不斷響起的電話鈴聲和蜂擁而至的媒體,都一再向她強調著這樣一個事實:她,已經以一個大辮子漁家姑娘的形象,被包括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在內的很多人記住了。
事件的起始,要追溯到2006年國慶。
黃金周到來前,身為導游的謝永芳被告知,又要去搞搞副業。
“就是去扮漁家姑娘,”謝永芳說,旅游旺季,來麗水攝影的人特別多,所以一年前,云和旅行社在自己的產業,云和湖碼頭——也是謝永芳的家鄉,開辟了一個攝影創作點。她的任務,就是在有攝影愛好者到來的時候,穿上大紅的棉襖,坐在船頭當模特。
也不是頭一回干這事,所以謝永芳也沒怎么放在心上。只是在聽說有一隊外國攝影家會在黃金周期間過來時,好奇地打聽了一下,“聽說有8個國家一共12名外國人過來,這可不多見。”
接下來的幾天,謝永芳一直被長槍大炮包圍著,也沒有留意到這么多的老外是什么時候來的,又是什么時候走的。
直到2006年12月12日,麗水日報登出消息,謝云芳才知道,自己梳辮時那一低頭的溫柔,已經被定格,并出現在2006年11月份的《聯合國特刊》上。
“這太不可思議了。”
而對于這張照片的作者劉水元來說,2006年10月,本來沒有麗水之行。
在同年11月22日的瑞士華文季刊《文薈》上,有一篇劉水元的《麗水—中國攝影之鄉》。他寫道:“這次麗水之旅純屬意外。應中國攝影家協會之邀與12位世界著名攝影家原定前往“中國絲綢之路—新疆”的采風之旅被突然改道,來到麗水。也許組織者以為自古以來浙江就是出產絲綢的地方,那么絲綢之路,非浙江莫屬了。起初我們大家對去新疆改為麗水頗為不快”,但是,這種不快很快消散了,“兩三天后我們早把新疆忘得一干二凈,我們不得不承認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廣泛而豐富的拍攝素材,令我們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劉水元覺得,麗水有任何一個攝影家想要的一切攝影素材,“雨過天晴,透過偶爾飄過的云彩,眼前不是森林就是竹海、梯田,農舍盡收眼底,猶如置身仙境。”
回到日內瓦后,他把包括謝永芳梳頭在內的4幅照片,投給了《聯合國特刊》在日內瓦的編輯部,后者隨即用了兩個整版對“中國攝影之鄉”的情況做了全面詳細的介紹,并將謝永芳的照片,用在了封面。
在謝永芳看來,成了封面女郎,對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她同時也承認,最近這段時間,自己的電話有點多,甚至有縣領導給她打電話表示祝賀。
更有甚者,不少人看了電視里、報紙上的謝永芳后,偷偷找上了謝媽媽,“你們家女兒還沒對象吧?我這兒有個小伙子,很不錯的。”
這讓謝永芳很頭疼,她干脆給媽媽下了死命令,這種事,一律不準幫她攬下來。
這個武漢體育學院的優秀畢業生,1998年浙江省跆拳道47公斤級的冠軍,很有自己的想法,“既然照片能夠飄揚過海,到了瑞士,我為什么不能?
來源:都市快報;作者:李欣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