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只有1.22米的22歲“袖珍男孩”魏澤洋說:“我可以貧窮,卻不可以低賤;我可以矮小,卻不可以卑微!”
安徽一名青年,在8歲時身高定格在1.22米,成為“袖珍男孩”。父母為他規劃人生:風水先生或江湖游醫。“沒有知識,我就真的是一無所有了,那樣對我來說,人生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他說。他不靠父母,自己拾荒掙學費。
高考結束后,他在煙臺拾荒,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愛心紛紛向他涌來,他被深深感動了。
他成為一名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僅沒有向家里要一分錢,還擔負起了哥哥和妹妹的學費。并且,畢業前夕,他將22000多元捐款轉捐給學校的愛心基金會。他,感動著社會……
“袖珍男孩”要上學
3月23日,記者見到了正在煙臺一家單位實習的魏澤洋。他看上去就像一個孩子:一張娃娃臉,稚嫩的童音,但是,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話,卻是那么成熟自信。
魏澤洋出生在安徽靈璧縣漁溝鎮杏山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庭貧寒。8歲時,他的父母發現他的個子“定格”了,老是不長高,后來帶到醫院一檢查,發現他的內分泌有問題,導致個子無法長高。
小時候不懂事,魏澤洋還是比較快樂的。因為比較聰明,個子較矮,別人都叫他“聰明一休”。但是,隨著身高差距的拉大,他漸漸感覺到別人異樣的目光。
魏澤洋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在他上初一時,父親打工摔傷,雙腿骨折,因為家庭貧困,無能力供三個孩子讀書,于是讓他們其中一個輟學。“毫無疑問,這個選擇降落到我身上。”魏澤洋說,那時,在父母的眼睛里,供他上學投資風險太大,“我也很理解,因為我的未來變數太多:能不能考上大學?考上大學是否有學校愿意接納我?畢業后是否有工作單位接收我?”所以,魏澤洋的父母為他設想好了路:一是做風水先生,二是學習點醫術,做江湖游醫。
“但是那時候我知道,唯一能夠改變我命運的,就是上學。如果不讓我上學了,我感覺生命真的就到了盡頭了,活著就沒什么意義了。”魏澤洋對父母說,“學我還是要上,但是我不靠你們供我,我自己去掙錢。”
從那以后,魏澤洋開始半工半讀地生活。他想找一個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干,但是屢屢碰壁,“無奈之下,我選擇了拾破爛兒。”每當寒暑假的時候,他便背起簡單的行囊,開始四處拾荒。有時候父母不理解他,對他說:“你折騰什么,最后還不是靠我們養著你。”魏澤洋說:“說實話,父母的這句話刺傷了我的心,我發誓一定要自力更生。”
為掙學費去拾荒
拾荒的日子,讓魏澤洋備嘗人間的苦難與辛酸。他像一個流浪人一樣,走到哪里就撿到哪里,他拾荒曾經到過浙江臺州、杭州、山東煙臺等地。
他扛著一個麻袋,撿塑料瓶子、紙殼子等東西,“拾荒最好的地方就是垃圾場。”魏澤洋說,于是,他常常到垃圾場里翻東西,那種地方往往又臭又臟,但卻是拾荒者的“黃金地帶”,忙活一天,他一般能掙20多元錢。為了攢學費,魏澤洋舍不得花錢買飯菜,常常一天就吃一個饅頭,喝自來水。每到一個地方,拆遷廢棄房、橋洞成了他的住所。然而,撿垃圾的時候,他也沒有忘記學習,撿累了他就看書,“同行”見了,有的笑話他,也有的很支持他。
2003年高考結束后,他和父親一路拾荒來到了煙臺。煙臺的垃圾箱比魏澤洋的個子還高,所以他經常沿著鐵路撿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當時父親建議一起在街頭乞討,“但是我做不到,我覺得那樣連最起碼的一點自尊都沒有了。”他說:“我可以貧窮,但不能低賤;我可以矮小,但不能卑微。貧窮與矮小是我的表象,但如果我低賤、卑微,那我真是一個可憐的人了!”
而煙臺之行使他的人生發生了轉折。他在拾荒時,重慶工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寄到他家里,“我考上大學了。”他抱著父親失聲痛哭,繼而又仰天大笑。他的經歷引起了當地媒體的注意,對他進行了采訪報道。煙臺市民被他的精神感動了,紛紛伸出援手。有一家單位讓他散發宣傳單,每天給他100元錢。在他發宣傳單的時候,有一位女士認出了他,強塞給他500元錢,沒留姓名就走了。回到家后,他又收到了來自煙臺的兩張匯款單,分別是1000元和500元。他被深深感動了。
他把善款轉捐學校
進入大學后,魏澤洋勤工儉學,四處找工作補貼家用。大學一年級,他拿到了學校的三等獎學金、國家二等獎學金,4年來,他年年都能獲得學校的獎學金。他沒有伸手向家里要一分錢,而且還承擔了哥哥和妹妹的部分學費。“以前,爸媽對我不屑一顧,現在,我成了他們的驕傲。”魏澤洋自豪地說。2004年,他被評為“2004年度重慶工商大學感動人物”。
2004年,魏澤洋被查出患有晚期股骨頭壞死,消息傳開后,學校及社會為他捐款22000多元。然而,魏澤洋知道自己康復的可能性太小了,所以這部分錢他一直沒有動用。2006年,他把這些錢捐贈給了學校,“我希望這些錢用在應該用的地方。”2007年2月份,他被評為“2006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我曾經得到過這么多人的幫助。社會上的很多好心人讓我理解了什么是無私、包容、博愛,明白了要學會感恩。我要把自己得到的愛釋放出去,讓更多的人因我而幸福!”
“煙臺是我的第二個家”
魏澤洋說,他有三個“家”:一個是生他養他的故鄉——安徽,一個是讓他感動的城市——煙臺,一個是他的學校——重慶工商大學。
記者問他為什么選擇了在煙臺實習。他毫不猶豫地說,因為煙臺有很多很多關心幫助過他的人,讓他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他說,他拾荒曾經到過很多城市,但是只有煙臺留住了他的腳步,“在煙臺,讓我感覺到了溫暖、包容、博愛。是煙臺的許多好心人感動了我。”
魏澤洋實習期間就住在“謝媽媽”的家里。謝鴻美女士資助他而不留姓名,后來,經過一番曲折,魏澤洋終于找到了她,見面開口就喊她“媽媽”。他來煙臺實習,謝媽媽非常高興,專門為他騰出一間房子讓他住。
魏澤洋的實習單位在煙臺火車站附近的一棟高級辦公樓里,距離他以前拾荒的“住處”不遠。他帶領記者到了一棟破舊樓房的露天陽臺上說:“我以前住在這里,可以看到現在的辦公大樓,這種差距太大了。”
魏澤洋學的是商務策劃專業,在煙臺一家公司信息資源部從事文案、廣告策劃和活動策劃工作。記者發現,他絲毫沒有自卑感,和同事談笑風生,輕松地開玩笑。
“如果這個城市接納我,我希望畢業后就留在這個城市工作。”魏澤洋已經深深地被煙臺吸引住了。(魯超國、劉娜、黃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