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傳統的母親節,卻聽說一個“回家吃飯獎”的故事。說是一位思兒心切的母親,通告子女誰在雙休日能回家探視,免費吃喝之外,還獎勵100元。在這感恩母親的溫情日子,聞此不免生出些許感嘆來。
子女情感上疏離父母家庭的話題由來已久,人類發達到可以飛離地球,卻至今尚未找到兩代人感情溝通的兩全之計。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當子女脫離父母的庇護走向社會獨立生活后,他們或為生計奔波,或為事業奮斗,要他們重新復歸兒時對父母的依戀已不再可能。而另一方面,父母到了人生晚年,生活的平淡寂寞,又加倍需要子女的精神慰藉。
面對這樣一個本質上屬于人類種族繁衍進程中必然遭遇的兩難困境,如何維系父母與子女的情感紐帶,是個古老而全新的課題。雖然確有個別忘恩負義的不孝子女令人心寒,但一般地譴責當下年輕人孝心不再并無意義,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在承擔社會重任的同時,切實感悟到報答母(父)親的養育之恩乃人倫之常,因而務必常念在心不容錯失。
實際上,衣食無憂的父母通常對子女并無過多要求。天下父母無不希望子女有出息,更怕自己的牽累影響孩子前程,只是思念子女之情實在難忍,這才有“回家吃飯獎”的無奈之舉。對此,那些如今同樣為人父母的子女理應明察秋毫,及時回應。所幸在母(父)親“常回家看看”的呼喚聲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找回從前對父母的溫情。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滬上種種感恩母親的禮品熱銷,多少為此提供了一點佐證。(諸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