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脫離行政建制,兩年艱難上訪,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西湖村村民終于告別了“黑村”生活。昨日上午,西湖村舉行了首次村民委員會選舉。
170多名村民參加了選舉或者委托他人投票,參選率達到了85%以上。不少在武漢市區打工的村民,紛紛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回距離市區60公里的村里選舉。代表們選出蔡佑剛擔任村委會主任。當選舉結果公布時,鞭炮聲響徹了會場。
西湖村的村民曾經是武漢市的“孤兒”。從1988年至不久前的20年時間里,生活在這個村的村民處于無政府狀態。結婚證沒有地方領,不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沒有衛生防疫,村里因為沒有“普九”,孩子要到鄰村借讀。惟一證明他們存在的依據是他們落在雙柳派出所的戶籍,而在1998年后出生的孩子,大多連戶口都沒上。
在過去的20年里,他們沒有繳納農業稅費,也沒有進行村級積累。出村的道路依然是只能步行的土路,一切公共的生產生活設施還是20年前的模樣。
誰拋棄了西湖村?當地居民介紹,1973年,當時的新洲縣五云村等五個村的540余名村民,被抽調來開墾漲渡湖,形成了西湖村。農村實行承包到戶后,西湖村被劃歸漲渡湖鎮(不久改為大埠鎮,后并入雙柳街)。但是,因為有的村民將糧食任務和農業稅費上交到不屬于本鎮的原籍村,鎮里難以收齊農業稅費。1998年后,鎮里因為“管不了”,逐漸放棄對西湖村的管理。
1997年,因為一次群體性事件,當時新洲縣政府出臺文件,要求村民各自遷回原籍。五云等四個村的村民全都回歸。因為老家的房子已經被拆掉,蔡佑剛等200多人只好繼續留在當地,開始了他們多年雖不封閉但沒有組織的生活。
西湖村是湖墾區,自然條件并不優越。盡管沒有農業稅費的壓力,但這里終究不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村政策的調整,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電改工程、通村公路工程、農村合作醫療、農業補貼……這一項項優惠政策,西湖村都沒份。村民們急了,他們湊錢上訪,向各級政府反映被遺忘的痛苦。
對于西湖村民迫切的請求,某些干部也產生了一種情緒。他們認為,村民們既然不合作,政府也懶得管理。這種賭氣式的思維導致西湖村民的上訪前后持續了兩年。直到不久前,新洲區政府作出決定,將西湖村從雙柳街道辦劃轉到汪集街道辦。
“干部作風不深入,不扎實,放棄了對西湖村的管理”,記者在這份新洲區委組織部聯合新洲區民政局于4月21日所做的調查報告中看到,該報告對西湖村被遺棄的原因做了總結。
有專家指出,政府存在的功能,就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而且這種職權不能放棄。地方政府20年來放棄對一個村子的治理,有行政不作為之嫌。
汪集街道辦工作人員羅光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街道辦已經在規劃西湖村的電力和道路改造,將用盡量短的時間讓西湖村達到相鄰村的水平。(記者 胡新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