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有些成效,但效果不是太明顯。因為城市里有著太多的拆遷房和廢棄廠房,有的房屋產權不清,有的房主通過中介公司來出租房屋,并不掌握租房者的狀況。”一位基層執法人員說。
越來越多的暴力抗法事件還因為很多參與傳銷的人員心理發生了一定扭曲。傳銷上線往往以介紹工作、投資考察、處男女朋友等為名誘騙下線,下線加入傳銷組織后,經過洗腦,過去的道德觀念、價值判斷、人生觀都發生了轉變,“迅速發財”的想法占據了他們的思想空間。一些人明知上當受騙,還誘騙他人以彌補自己損失。在發展下線上,被發展對象大都是他們的親朋好友,最終眾叛親離。很多人被遣散多次也不愿離開傳銷組織,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回到原居住地,無法面對親朋好友的責難。于是許多人自暴自棄,甚至開始仇視社會,心理更為扭曲。
現有的教育遣散只是一種治標的辦法,如何讓傳銷人員重新回歸社會成為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課題。
在李依娥看來,治理傳銷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必須加強普法教育,讓更多的人明白什么是直銷什么是傳銷,全社會都來共同抵御傳銷可能產生的土壤。
去年,邢臺市橋東區法院還審理過一起案件,四名大學新生在報到途中拿著學費加入了傳銷組織,并很快發展為傳銷骨干。對他們來說,傳銷是比上學更便捷的上升通道。
傳銷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事件,摻雜了太多的社會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整治傳銷不會是一場畢其功于一役的行動。
記者手記 治理傳銷中的“堵”與“疏”
國家大力整治傳銷已有9年光景,9年間傳銷如同割韭菜一般,連綿不絕,部分地區還淪為傳銷重災區,最近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暴力抗法事件。一些基層打傳人員疲于奔命,只有怨言,沒有辦法。
有人呼吁加大立法和打擊力度,有人呼吁建立打傳長效機制,還有人呼吁拿出非常手段來整治傳銷。面對社會上各種質疑聲和傳銷人員與執法人員之間越來越激烈的矛盾,傳銷治理何去何從?
過去我們治理傳銷的態度不可謂不堅決,對傳銷的高壓態勢未嘗稍減,為什么傳銷還是在我們眼皮下四處生根?我想,這與過去“堵”有余而“疏”不足有一定關系。
應該說,傳銷的生存有其社會轉型時期特定的土壤。比如說一夜暴富的心理,比如說金錢觀壓倒親情,又比如說社會的晉身通道還相對狹窄。從傳銷者的構成來看,那些被查獲者往往處于傳銷金字塔的底層,他們勞動技能單一,或者是涉世不深的學生。
而過去,對一般傳銷人員采取的是說服教育和遣散的方式,對傳銷頭目嚴厲打擊。但這種說服教育和遣散似乎并沒有起到多大功效。其中一個原因是傳銷者加入傳銷組織后心理發生了一定扭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傳銷者原有的生活圈子業已破壞,他們不可能回到從前。
所以,遣散實在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堵”法,我們不妨試試一些“疏”的辦法。疏不僅是對傳銷者心理上的疏通,對他們講明傳銷的非法,還包括對他們生存土壤上的疏通,比如對有過傳銷經歷的人不歧視、不仇恨,讓他們重新受到親情的接納,甚至可以為有志者提供一些勞動技能上的援助,讓他們盡快從傳銷的泥潭中掙扎出來。
當然,有人會說傳銷已演變為“經濟邪教”,不嚴打不足以正視聽。但僅有堵是不夠的,試試疏導又何妨?
“洗腦秘笈”(摘自傳銷人員教材《溝通》)
不忍心騙自己的朋友?
那你為什么選擇這個行業呢?是不是因為能夠掙錢呢?那你能夠掙錢了,他們還是過著貧窮的生活會埋怨你,甚至罵你,那時你怎么去說呢?所以我們看一下,騙他們只不過是給他們帶去一次機會,只是一種方式,沒有讓他們因此傾家蕩產。花一點路費而已,難道這一輩子用了那么一點路費就掙不了錢嗎?難道你只想掙錢而不允許你的親朋好友掙到錢嗎?所以我們不能這么自私,盡管把這機會帶給他們吧!
為什么公安、工商說這是犯法的?
如果真是犯法的,他們為什么不全部抓起來呢?只是在口頭上說說呢?現在這個行業沒有立法,國家是靠媒體來限制這個行業有過多人來從事而導致宏觀失控。你想想,如果公安、工商都說了不犯法,就會有很多的人來從事,社會上種田地的農民不種了,打工的不打了,清潔沒有人打掃了,怎么辦?所以他們只能說是犯法來限制過多的人來從事。(記者 王小波)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