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社區矯正對象老王來到蘇州市滄浪區南門司法所,向司法所的工作人員詳細述說了自己如何在政府的幫助下,幡然醒悟,終于領悟了人生價值的過程。據了解,老人為了表達自己對過去行為的悔意,成為了捐獻遺體的志愿者,希望以這種方式完成“贖罪”的心愿。
老王的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年青時因工傷造成腿部殘疾,但沒有氣餒,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走上了單位的領導崗位,然而在領導崗位上卻因貪污以及挪用公款罪被判有期徒刑16年。從前年開始,老王成為了矯正對象,在社區中服完了自己的余刑。
由于妻子已經和他離了婚,老王出獄后居無定所。考慮到老王是名殘疾人,沒有工作能力,市房管部門給他安排了一套40平米的廉租房。政府也為他辦理了低保和醫保,同時社區和街道司法所經常上門進行耐心幫助和教育,讓他過上了平常人的生活。這一切讓老王心里很感動,他覺得,自己曾是一個罪人,但政府還是給他安排好了晚年的生活。為了感恩,他經常到當地的西美社區去幫忙。老王寫得一手工整的好字,經常發揮特長,幫著社區里出黑板報,社區櫥窗里要貼一些宣傳畫,他也經常幫忙張羅。
盡管做了不少好事,但老王感到作為“贖罪”的方式還不夠,左思右想他終于想到了醫學捐贈遺體,希望捐出自己的殘腿為醫學研究作點貢獻。原來,當年老王在一次高空作業時不慎摔下,造成腿骨粉碎性骨折。在南京軍區總醫院,醫生為他制訂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決定將他的粉碎關節切除,將兩邊骨盆的骨頭取出做成骨釘,再將大腿與小腿連接起來。在上世紀60年代初,這樣的手術是十分罕見的。在蘇大附一院復診,醫生發現老王移植的骨頭愈合得很好,是相當好的醫學實例,于是便希望老王百年后能夠考慮捐獻遺體。
想起當初醫生的提議,老王覺得自己這條殘腿或許還真有點醫學價值,于是老王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并在去年10月經過有關部門在捐贈遺體的志愿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姓名,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個重大心愿。
作為一名正在服刑的犯人,老王并不愿意多宣傳捐贈遺體的事。他只是表示:人生的路無法重走,但“贖罪”之路可以讓人獲得新生。(記者 嚴儼 朱勤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