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走進彭年酒店大堂,余彭年親筆書就的“寧可我助天下人,不負天下人助我”兩句話被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在彭年廣場45樓的“彭年會所”里,深圳、湖南、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地贈與余彭年的上百個致謝牌匾掛在辦公室各個角落。
【人物簡介】
余彭年,又名彭立珊。1922年生,湖南漣源人。現任余彭年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主營深圳彭年廣場大廈、彭年大酒店等,并創辦香港祝康發展有限公司、香港億群有限公司、香港富得投資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實業公司。2007年,胡潤慈善榜宣布余彭年四年內累計捐贈20億元,至此余已三度蟬聯“中國慈善第一人”稱號。
“賺錢的生意,我不想再做了。”2007年8月29日20:30,深圳彭年廣場50樓“云景軒”旋轉餐廳,余彭年對10余位來自家鄉湖南的媒體記者袒露心跡。這棟共57層的大樓自2000年正式營業以來,所得純利潤全部捐獻給了教育和福利事業,其中一半的年利潤用作“余彭年光明行動”經費。
大方宴請家鄉來客的同時,余彭年自己的晚餐食譜卻很簡單:一小碗蔬菜花生湯、一小份面條、兩小碟青菜、半兩洋酒,再加少量飯后水果。這位85歲高齡、個人資產逾30億元的“資深富豪”這樣描述其日常生活———每天早晨7點半起床,工作10個小時以上,喜歡散步、游泳等養生運動。并再三強調未來不會把財產留給子孫。
【起步】湖南漢子“霸得蠻”
1922年,余彭年出生于湖南省漣源市藍田鎮一個普通商人家庭,原名彭立珊。20世紀40年代中期,余彭年孤身一人闖蕩上海灘,做腳力、拉黃包車、擺地攤;1958年起輾轉于香港、臺灣,從勤雜工、清潔工、建筑工做起,慢慢有了自己的小本生意。
1967年是余彭年事業的一個轉折點。是年,香港影星李小龍去世,留下一套1000平方米帶游泳池的豪宅。香港人迷信,說名氣太大的人住過的房子不能住,所以沒人敢買。余彭年卻不信邪,當機立斷,從銀行貸款70萬元,自己掏30萬元,買下了這套房子。再花5萬元對房子進行了簡單裝修,然后租給外國人住。僅僅8年,他靠租金就還清了銀行貸款。到1996年,這套房子價值達到7000萬元。此后,在房地產市場的屢屢成功運作,使余彭年的財富迅速積累。
1994年3月8日,深圳余彭年實業有限公司成立(后更名為余彭年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并出資5個億興建彭年廣場大廈暨彭年大酒店項目。為此,余彭年開始收縮分布在香港、臺灣及海外的投資,將巨資陸續調集到深圳。建成后的彭年廣場大廈高57層,僅彭年大酒店總面積即有11萬平方米、客房528間,曾一度是深圳樓層最高、客房最多的五星級酒店。據余個人估算,彭年廣場、彭年酒店及寫字樓等其他物業,目前的總市值在20億元之上。加上余在港臺和海外地區的實業投資,其身家超過30億元。
“湖南人在外面做事沒有別的訣竅,就是吃苦耐勞、敢闖敢干。”追憶往昔,余彭年不勝唏噓,鄉音依舊濃重。“我當年在香港舉目無親,語言又不通,要不是自己發狠奮斗,哪會有今天?這幾十年經商過程中,不愉快的經歷很多,湖南人,不克服也得克服。”
對于自己一手打造的龐大財富王國,余彭年的想法有點特立獨行,他不像傳統的富豪那樣希望后代繼承家業,卻常年執著地不斷捐錢。“我常說,兒子強于我,留錢做什么?兒子不如我,留錢做什么?他(兒子)有辦法,你不留錢他會有更好的辦法;他沒辦法,你留錢反而是害了他。所以我這個大樓捐出去好得多!”
【捐贈】“保留母雞,用雞蛋做好事”
發家后的余彭年并不“在商言商”,而是熱心公益事業。早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媒體上便可經常看到余的名字;今年初,余彭年還與李嘉誠一起入選了全球14大慈善家的候選者名單。
走進彭年酒店大堂,余彭年親筆書就的“寧可我助天下人,不負天下人助我”兩句話被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在彭年廣場45樓的“彭年會所”里,深圳、湖南、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地贈與余彭年的上百個致謝牌匾掛在辦公室各個角落。余的秘書稱,這些只是余老樂善好施“佐證”的很小一部分。
為確保捐贈資金來源,2000年6月,在彭年酒店開業之日,余彭年便對外宣布:將整幢大廈經營所得的純利潤永久地捐獻給社會福利和教育事業;在他有生之年,整幢大廈不出售、不變賣;在他百年之后整幢大廈產權不贈與、不繼承,經營所得利潤繼續無償捐獻直至大廈使用期結束。2002年6月,余彭年還上書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員會請求為此立法。此舉在中國實業界絕無僅有。
由于早年體驗過白內障的痛苦,余彭年決定個人捐資5億元,在全國九省市,計劃用5年時間為貧困地區白內障患者免費醫治,并取名“余彭年光明行動”。按照他的說法,“保留母雞,用雞蛋做好事”是最聰明的做法,但做慈善不是個輕松活,要想做好,不僅要花很多錢,還要付出許多時間和心力,因此他必須全力以赴。
2007年4月,胡潤慈善榜公布的名單中,余彭年以四年內累計捐贈20億元再度高居中國內地慈善家之首。彭年會所里一幅張貼在余彭年辦公桌左側的作品,或許能詮釋這位老人如此熱心慈善事業的初衷———“世上只有錦上添花,到那(哪)里去找雪中送炭;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求人更苦;人到無求品自高,助人行善是快樂之本。”
【熱心】寄語湘商“后來者居上”
“我已經兩年沒回湖南了。”對家鄉和家鄉人,余彭年的感情有些復雜。
在他看來,湖南人搞政治軍事的多,相對缺乏經商的傳統和優勢。“我們湖南人敢闖敢干,但是各有各的方式,有闖得好的,也有不好的,以前生意場里遇到的一些湖南人就喜歡犯‘紅眼病’。”
隨著近年來湘籍商人在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的發展越來越亮眼,余彭年欣慰地發現,年輕一代的“湘商們”正逐漸在中國商界嶄露頭角,精神風貌和整體素質也較從前有了新的飛躍。
“原來湖南人做生意一般,但是現在很不錯,比如長沙、常德、邵陽的,后來居上,大有希望,大有前途。”他認真地說,“我年紀大了,能力有限,希望更多的成功湘商來帶動湖南人共同致富,也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善舉起個帶頭作用,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慈善事業當中來,為社會作貢獻。”
湖南,始終是余彭年熱愛的那片故土。他透露,近期的慈善計劃中有兩項將在湖南進行。第一是重新購買20臺最好的大型公交車捐贈給長沙市政府,以恢復原來的“立珊專線”,并強調該公交線路所賺利潤“一個銅板都不拿走”。第二是在全省出資捐建200個帶空調、有電視的現代化公共廁所,計劃先在長沙修建20個,再逐漸向全省推廣,用“以收代養”的運營方式進行公廁維護,同樣不需要政府拿錢。他坦言,“我們不需要表面的鼓勵,希望政府能有實質性的積極配合,按照合同辦事。”
結束訪問之際,有記者問,9月底在長沙舉辦的首屆湘商大會您有興趣回來參加么?余想了想,說,如果有做好事的活動,我有興趣。(譚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