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7日)上午,3尾體長超過3米的雌中華鱘在葛洲壩下的宜昌江段捕撈上岸,它們將分別前往長江水產研究所和葛洲壩研究所內“產卵”繁殖。
昨日上午10時,記者與宜昌市漁政處及兩家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一起,在廟嘴岸邊等來了第一尾中華鱘,這是一尾長3.21米、重200余公斤的雌魚,在壩下磷肥廠附近江段捕獲。15分鐘后,漁船帶回了第二尾中華鱘,這尾同樣是雌性的大家伙有3.32米長,重約250公斤。10時28分,第3尾中華鱘被漁民捕獲,這尾中華鱘較小,長3.1米。
接連捕撈的3尾都是雌魚,讓等候的科研人員高興之余有了一絲擔心:因為去年捕撈的19尾中華鱘中,才發現2尾雄魚,而此前連續四五年的捕撈情況顯示,中華鱘已存在雌雄比例失調的問題,雌魚與雄魚的比例在5:1至10:1之間。
為什么雄魚數量會大量減少?專家介紹,中華鱘雄魚成熟得早,8年就可成熟,而雌魚最少要14年才開始成熟,相差有6年,一旦環境有變化,首先體現出資源衰減的是雄性。雄魚減少的另外一個原因被認為是排入長江的污水中帶有不少“雌激素”,可能使得生物雌性化。
葛洲壩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劉燈紅告訴記者,經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批復,2007年度科學用中華鱘捕撈指標為24尾,其中12尾用于人工繁殖,12尾用于電子跟蹤和標記放流。今年是否也存在性別比例失調?從第一天的情形來看,結果不容樂觀。(記者劉路 鄭聯學;實習生游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