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歷來被認為是有錢人的“奢侈運動”。然而,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高爾夫在商務交際中作用的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高爾夫球場,高爾夫專業培訓悄然升溫,高校也紛紛開始開設高爾夫專業。近日,華南師范大學在第三屆社會體育國際論壇暨廣州亞運研討會上透露,該校將在大學城再建一個高爾夫練習場,計劃明年建成,到時學校也將開設高爾夫專業。(11月12日《中國青年報》)
據報道,華南師范大學即將“開門迎生”的“高爾夫專業”,已經不是“第一個吃螃蟹者”,僅在廣東省,就有深圳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大學領風氣之先,早已開設了高爾夫學歷教育。又據報道,高爾夫專業的學生在廣東省的就業前景將十分看好,既然如此,華南師大的“高爾夫專業”恐怕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吃螃蟹者”。
既有生源,又有前景,如此看來,新興于廣東高校的“高爾夫專業”,似乎無可指責,比起那些固守前景不佳、市場也鮮有需求的老舊專業的高校來,開設“高爾夫專業”的廣東高校,甚至不失審時度勢的明智。畢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高爾夫這一過去無法企及的運動,也走入了國人至少是部分高收入群體的生活中。于是,圍繞著這項運動,當然會形成一條產業鏈,由于面向高收入群體,其中也必定蘊含著不菲的商機,大學能夠擁有對于市場和社會的敏銳洞察力,并適時調整自身的專業設置,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中的社會需求,比起此前一直高高在上,兩耳不聞校外事的“象牙塔”風格來,多少是件可喜的事情。
不過,“高爾夫專業”如此輕而易舉的進入高校也并非無可挑剔,恰恰相反,當高校紛紛開設“高爾夫學歷”,甚至不惜巨資建設高爾夫球場時,倒是有些讓人憂從心生。首先,開設新專業固然是高校的自由,但是,一個新專業究竟該如何出爐,需要經過如何的論證程序,顯然不應付之闕如,至少,新專業的生命期長度的預測,市場需求及其容量的大小,顯然應該有專業的測評,并以此為據,審慎論證。假如大學設立一個新專業僅僅憑著一股熱潮,隨風就市,拍腦袋便下決策,即便眼下看來多么的炙手可熱,卻難保不是瞬間假想,難以持續。其次,開一個“新專業”,當然少不了要有些投資,但辦一個“高爾夫專業”便建一片“高爾夫球場”,這樣的投資有無必要,實在大可商榷,既然廣東已有大學開設同樣專業,廣州大學城中已經有了高爾夫球場,共享一下資源恐怕未必就丟面子、掉架子吧。此外,出來一個新專業,大學便紛紛爭相上馬,也幾乎成了國內高校的一道常見景觀,君不見,IT行業一熱門,一些文科甚至醫科高校也紛紛成立相關專業。曾有媒體報道,一度熱門的IT行業,畢業生最低薪資已經跌至900元,熱門快速變冷門,除了與行業本身有關外,高校專業設置上的追風與非理性,恐怕也貢獻良多吧,不難設想,社會對于高爾夫從業者的接納容量顯然不會太多,紛紛上馬的“高爾夫專業”被看好的前景究竟能維系多久?似乎也應先有考量。
文/武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