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董彥斌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提交一紙訴狀,將“北京華星國際影城”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告上法庭。
官司事緣于一部電影《色,戒》。
對于第一被告“北京華星國際影城”,董博士的訴訟理由是:“提供刪節版《色,戒》劇情結構不完整,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和知情權”;對第二被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訴訟理由則是:“沒有建立完善的電影分級制,違反社會公共利益。”董博士要求:兩者在媒體公開道歉,各賠償精神損失500元,并“放映完整版的《色,戒》,供包括自己在內的成人消費者觀看。”
事件引爆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議論。昨日,本報記者設法聯系到身在北京的當事人董彥斌博士,以及他的委托人、北京義派律師事務所王振宇律師。他們和盤托出了前因后果,并敞開心扉,透露了他們在這起“特殊”官司背后的真實想法……
律師說法
電影管制缺乏規范 一遇“敏感”就要刪
普通消費者就“電影情節的刪節管制”問題,把廣電總局等當事方告上法庭,究竟法律依據何在?真正出發點何在?背后社會意義何在?
作為原告董彥斌的委托代理人,北京義派律師事務所王振宇律師長期從事中國有關行業管制的相關法律及案例研究。昨日,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專訪時強調,應該借助本次事件認真討論、反思目前中國某些行業管制當中存在的問題。
王律師認為,這次《色,戒》的起訴事件暴露的,恰是從文化管制機構當中凸現的非常典型的問題。對于《色,戒》情節被刪節一事,他認為,“不僅被侵犯的是董彥斌這樣普通消費者的‘信息知情權’、‘公平交易權’,還包括了電影制作人的‘表達權’、‘出版權’,影片放映方的‘經營權’等。”盡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依據的是《電影管理條例》對電影進行審查。但王認為,“在管制標準、細節沒有明確規范下,廣電總局很多管制行為是‘自我授權’,已經超越了憲法精神,違背了中國“消費者”權益的相關法律。”
“長期以來,廣電總局所制定和奉行的電影審查標準‘比較苛刻’,加上沒有針對不同類型影片對‘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觀眾區別對待的制度,使得很多影視作品一碰到所謂‘敏感’題材或鏡頭,就不得不在審查過程中被刪節,有的是大量刪節,更甚者無法上映。”他說,《色,戒》是一個典型,但之前還有《加勒比海海盜2》等等眾多影片無緣與中國內地觀眾完整地見面。
那廣電總局難道就不能管?王振宇強調,“廣電總局不是不能管,而是目前沒有管好,應該有更明確、更規范,要符合各方利益的管制制度。”
王振宇和董彥斌透露,在繼續想辦法訴訟的同時,也希望通過“全國人大”傳達在事件中收集到的各種聲音,以推動國家相關影視管制法律與制度的完善。
網友聲音
普遍支持起訴行為
“看不成原版《色,戒》,博士起訴影城廣電總局”的新聞出后,在網絡和民間都引起了廣泛關注。截至昨天上午,各大網站轉載的消息,已經有數以千計的網友爭相留言表達意見。記者詳細了解發現,廣大網友對于這次事件普遍持“拍手稱快”的態度,紛紛表示“支持”博士起訴的行為。
不少網友認為,《色,戒》此番再惹爭議,應該令有關部門重新認真反思現行的影視審查制度。有網友評論說:“我希望通過《色,戒》的揮刀自剪,能夠真正引起中國電影人對電影分級制度的思索考慮。”
對話博士
刪節版侵害了我的權益 期待電影審查制更溫和
記:你什么時候看的《色,戒》?懷著怎樣的心情去的?
董:今年11月9日,我在北京華星國際影城掏了50元購票觀看了當天9:30場次的《色,戒》。影片未上映前,我就一直很關注。我是帶著期待的心情去的,像觀賞“藝術品”一樣去看這部電影。
記:看完影片,你有何感受?
董:我覺得很惋惜。正如之前媒體報道說,“脖子以下13厘米的激情鏡頭”全沒了。聽說這些鏡頭前前后后有7分鐘,很多有機會看過完整版《色,戒》的人都認為,這些鏡頭最能表現影片的藝術思想。但現在,鏡頭“被迫”刪節了,作為消費者,我感到權益被侵害了,感情被傷害了。
記:看電影前知道《色,戒》已經被刪節過嗎?
董:之前看媒體報道就知道被刪節了,但這不等于我事前就已經推測出“侵害”的結果,作為觀看電影的消費者,我并沒有了解電影相關信息的義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而我在購票后、電影放映前,甚至放映后,影城都未向我履行這一義務。事實上,我到今天為止都不確切到底刪了哪些情節,唯一肯定的是“一定刪了”。
記:按照我國的電影管理制度,過于暴露的激情戲,將由導演本人作出剪輯,否則將不發放放映許可證,所以“激情7分鐘“,實際上是導演李安本人剪去的。
董:在這個問題上,我相信李安導演本人,還有其他參與創作電影的人是很無奈,很痛心的。但問題不在于他們,而在于負責影片管制的部門。這樣過分嚴格的管制,不僅是不尊重消費者觀眾,也是不尊重電影創作人。
記:從法律出發,你認為刪除這7分鐘的情節,不妥在哪?
董:我認為,至少讓中國成年消費者觀看到該電影的完整版,才是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對電影的情節進行判斷的資格,應該主要屬于消費者,至少屬于成年消費者,而不是電影審查機構和放映方。中國(成年)觀眾作為消費者,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能夠看到更完整版本的消費者,并不低人一等,并不缺少判斷力和欣賞水平。現在的情況卻讓外界對中國(內地)消費者另眼相看,十幾億人無法觀看一部別國或地區能觀看的完整版電影,實屬極大的不公平。這樣的行為,侵犯了中國法律所保護的公平交易權,而且這個權利不僅是針對個別消費者的,也是針對地區、國家意義上的公平交易。
記:你感覺感情上受到了何種傷害?
董:現在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把我們“成年人”看作“未成年人”,而審查機構的這種做法,如同自動成為我們成年人的“監護人”。我覺得很難接受,應該改變這種行為。
記:你當初預料到法院以“不能提供完整版影片作為證據”的理由未予立案嗎?
董:這個理由很荒謬!什么是完整版的影片?我的理解是,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并獲得金獅獎的那個版本《色,戒》就是完整版。如果提供“完整版”,等于要提供“一個鏡頭都不剪切”的版本,那我無法辦到。并且在這個訴訟當中,我作為消費者,作為原告,本來就是因為“看不到”電影“完整版”而狀告的,我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去提供這樣的證據。
記:你會繼續訴訟嗎?下一步有什么計劃?
董:我會堅持的。我們正在想辦法(應對)。我和委托律師以及北大法學院的朋友正計劃向國務院起草遞交一個《建議書》,就目前廣電總局有關“電影制作及審查”方面的規章制度的“合法性”建議進行審查。
記:(這么做)怕不怕得罪、傷害當事方、當事人?
董:我想強調這個訴訟是“對事不對人”的,訴訟最終成功與否,我們都設想過,至少能引起社會討論就很好。我并沒有惡意,完全出于一個公民的“善意”,希望借此推動制度的完善。我并不想傷害任何一方,尤其是被迫剪掉影片珍貴鏡頭的李安導演。
記:你最想看到怎樣的結果?
董:我希望的正面結果是今后我們國家在電影審查制度上更細致、更寬容、更溫和,完善各種電影審查制度,“保護未成年人”的同時,不要把“成年人看作未成年人”對待。 (記者 區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