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犯開著快艇一路狂逃,半路將人質踹入水中;警方救人、擒賊、打撈物證,十幾分鐘內全部完成。昨天,走過百余年歷史、默默守護珠江的廣州水警由幕后走向前臺。“百年水警,再創輝煌”2007年廣州警察開放日活動在濱江西路水警碼頭和人民橋至解放大橋之間的珠江河面舉行。廣州水警向萬名圍觀市民演示了水上反劫持抓捕行動。這是第六屆廣州“警察開放日”活動的重頭戲。此外,水上表演還包含消防船表演、飛行表演等多個項目。
38米長消防船江面“展翅”
上午9時30分,演練正式開始。寬闊的江面上,12艘水警“獵鷹”系列快艇和12艘水警巡邏船組成的船艇單縱隊,自西向東駛來。空中,廣州公安“天翼飛行隊”的3架警用直升飛機在船艇縱隊上方同步飛行。在警用直升飛機的配合下,12艘快艇變幻出4個“品字形”造型。
接下來是公安消防船演練。“廣消03”號多功能消防船緩緩駛入江面,兩翼吐出白色的水霧,如同蝴蝶展翅。巨型“翅膀”由4根巨大的水柱構成,每根水柱旁有兩名消防警控制方向。等駛到水警碼頭附近江面,“廣消03”號突然原地來了360度大轉彎。據悉,該船是目前廣州最先進的消防船之一,曾在2002年11月撲滅番禺番龍油庫油輪大火中立下汗馬功勞。船體長38米,寬7.5米,排水量250噸,裝備了4門先進的大功率水炮。而360度旋轉則得益于船上安裝的兩個可變螺矩。
水空合作江上反“劫持”
消防船剛退場,江面掠過尖銳的警報聲,一輛插藍色小旗的民用小艇快速駛來,插著國旗的警用快艇緊追不放,警用直升飛機在空中盤旋,水上反劫持上演。
民用快艇上一男一女兩名嫌疑人,并劫持了一名人質。逃到水警碼頭對開水域時,一名疑犯突然一腳將人質踹入水中,并扔掉贓物。兩名身穿黑衣的水警相繼跳下船營救人質,另外一艘快艇上的水警則繼續追捕疑犯。在水上急速追了兩三圈之后,兩艘警艇終于夾住疑犯的快艇。此時,男疑犯突然跳入江中,兩名水警立即跳江直追,只幾個回合便將疑犯拖上警艇。而其余水警則早已跳上匪船,控制了女疑犯。
就在觀眾以為“戰斗”已經結束時,水警“蛙人隊”乘著快艇出場。3名一襲黑衣的蛙人背著氣瓶潛入江中,他們是要打撈疑犯丟棄的贓物。僅僅幾分鐘,蛙人高舉一只紅包浮出水面。
百年水警大事記
廣州,從清朝只允許廣州十三行作為全國唯一通商口岸以來,就一直是全國航運和海運的中心。
1906年1月:在珠江的海珠島上,首次設立了“省河正局”(水警正局),主要擔任水巡任務,并在泮塘口和大沙頭設立北局、東局,分河段駐警巡邏珠江,稽查往來的船艇。第二年6月設立西局,全部歸屬水師提督。
1908年7月28日,強臺風襲擊廣州,廣州附近河面民船800余艘、輪船30艘、水軍船11艘全部翻沉,廣州水警與民眾一起救獲遇溺者100多人。
1909年,也就是宣統元年,知府袁可群、褚光宗相繼為總辦。每日加派水師兵輪4艘,分別駐守南石頭、中流砥柱、川龍口、大灘尾等地,每日會合正、東、西、北四局的艦只在珠江水域巡邏。
1945年,水上警察隊總部設在海幢寺前。
1949年10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珠江警察分局。
1950年,珠江區公安分局成立。幾經變遷之后,變成了廣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
1970年,廣州水警告別木船采用鋼板船。
1999年,《廣州市水上治安管理條例》頒布,水上治安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
與蛙人裝備親密接觸
警察開放日活動從上午9時持續至下午2時。除水警演練之外,警方還安排了裝備展示、信息咨詢等活動。水警碼頭一側的人行道,擺滿了各色精密的潛水裝備,一并展出的還有蛙人專用警車,通訊指揮車、追捕車,其中又高又酷的全黑色特警攀登突擊車吸引了眾多圍觀者。不少小朋友爭相擠進警車駕駛室內參觀,甚至出現十幾個孩子擠爆駕駛室的“盛況”。
昨日上午,廣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東河道派出所正式掛牌為“一級公安派出所”,之后,廣州警方在東河道派出所碼頭舉行了另一儀式,“廣州號”水警大型多功能指揮船正式命名。該船是目前廣州最大的水上警務成套裝備,總造價1600多萬元,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該船曾赴海航行,廣州水警也是全國唯一可持續航海兩晝夜的水警隊伍。當日下午,部分市民受邀登上“廣州號”指揮船參觀、拍照。
在水警碼頭大門兩側濱江路人行道,展出了廣州公安船艇裝備、潛水裝備等各類水上警用裝備以及公安通訊指揮車、特警裝備。而小朋友和年輕人則聚在各式各樣的警用裝備前,東摸西看。在蛙人設備展示區,蛙人隊員特地穿上黑色制服,向觀眾介紹設備。水上分局蛙人隊隊長何宇翔詳細向記者介紹了展出裝備。在潛水裝備上國內外水平差異較大,因此蛙人隊的裝置全部從國外進口。“保守地說,我們的設備領先國內同行至少40年。”何宇翔說,通過先進的水下通訊裝置,蛙人在水底能實現高難度的三方談話,通話距離可達1500米,而這套似乎不起眼的設備價格在20萬元左右。
與水警裝備同時展出的還有特警裝備。渾身黑色的“特警攀登突擊車”被參觀者圍得水泄不通,這種車輛可由4個隊員在10分鐘內拆裝突擊桁架,作為運兵車使用。隊員可迅速從地面沖鋒到四樓陽臺,實施搶險救援。(記者 徐艷 通訊員 楊偉光 張毅濤 陳立雄 袁瑰秋 田繼剛 曾武師 攝影 孫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