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午后,循著一條平坦的水泥路,我們來到海南西聯農場職工宿舍,登上二樓一間70平米的房子,75歲的鄭紅芬滿面笑容地迎出來,伸出雙手。
他一面熱情地招呼記者坐下,一面沏茶。一件灰色西服斜披在身上,布滿皺紋的額頭上,頭發已經斑白。
當回憶起47年前,與周總理見面的往事,老人的眼睛頓時亮起來。
我見到了周總理!
1960年2月9日早晨,28歲的西聯農場白南隊割膠輔導員鄭紅芬接到場部通知,說上午有中央首長來,讓他做好準備,到時給首長表演割膠。
鄭紅芬在馬來西亞10歲起時就會割膠,有高超的割膠技術,人們都稱他為“割膠大師”,只要有重要人物來農場視察,場里一般都安排他來擔任表演。
上午,身穿深灰色中山裝的周總理來到農場橡膠園——這是儋縣愛國華僑1919年從南洋經過千辛萬苦引種成功的,叫“天任”、“蔡惠”膠園,它是新中國發展橡膠主要的采種基地。
在這里,總理一眼就認出了三年前在北京開全國婦女大會時曾握過手的女膠工,他高興地叫著:“葉娣!”……葉娣激動得熱淚盈眶。
當得知鄭紅芬是一名歸僑時,周總理親切地握著他的手,詢問他生活是否習慣,以及工作和學習的情況,并鼓勵說:這是我們自己的橡膠,要好好愛護,好好管理,割好膠。
讓鄭紅芬念念不忘的是,總理穿著十分樸素,平易近人;從場部出發,總理步行十幾分鐘走到膠園。鄭紅芬現場共割了兩株橡膠,并向總理講解。最后,周總理與表演割膠的鄭紅芬、葉娣、周香等合影留念。
從海口到西聯走了三天三夜
1951年,18歲的鄭紅芬從馬來西亞來到廣州,他沒有選擇回老家福建,也沒有選擇參軍和上學,而是來到了海南島。
抱著為祖國發展橡膠的理想,鄭紅芬一行二三十幾個人從海口出發,坐著燒碳車,走了三天三夜來到西聯。
當時,住的是茅草房,一排十幾個人,沒有飯堂,吃飯自己煮。第一項工作是清點接收資本家和地主的橡膠園,一共有幾萬株橡膠,合并整理在一起,即后來的“天任”、“蔡惠”、“白南”膠園,成為新中國發展橡膠主要采種基地。
鄭紅芬從國外帶回來先進的割膠技術,以往當地割膠是天天割,產量低,他創造出隔天割技術,后來被推廣到各地,并被借調云南半年傳授經驗。
鄭紅芬說,那時侯雖然生活艱苦,可是大家都以苦為樂,為了提高割膠技術潛心研究,忘我工作。鄭紅芬記得50年代他每月工資27元,那時豬肉0.45元/斤,一元錢可以買7-8個雞蛋。
關心農墾發展
1993年,鄭紅芬放下拿了42年的割刀,辦理退休。
暑往寒來,在這片土地上,創業者建成幾十個農場。鄭紅芬和他的同事們艱苦奮戰,實現了震驚世界的壯舉:首次打破世界植膠權威所謂橡膠只能在赤道南北十度以內的地區生長的斷言,在北緯17度以北建起了一個又一個、一望無際的橡膠園。
雖然不在生產一線了,但他始終很關心海南農墾的發展建設。經常通過廣播電視了解國家大事。
2004年,他告別住了幾十年的平頂房,喜遷新居,花4萬多元購買農場一套商品房,兩房一廳70平方米,現在,四個孩子都已經參加工作,老人自己打理生活。
以前每月退休金300元,從2007年開始調整為800元,當聽說以后還會提高時,老人會心地笑了。
農墾人身上有講不完的感人故事,請把你知道的農墾“榜樣”人物告訴我們,征集熱線66810222。(記者 劉守波 梁步寧 李小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