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公眾在平日里很難體驗到這些行業如何關系"國計民生",可在此次雪災冰災中鮮明地凸顯出來了,沒水沒電很難維持日常生活,交通阻斷社會很難正常運行。壟斷企業有責任站在抗災的第一線,向公眾表現自身統一調配資源、履行公共責任和保障公共品供給的能力。
無疑,雪災成了這個歲末最牽掛人心的公共事件。肆虐的暴雪壓塌了民房,封凍了路面,切斷了交通,阻斷了水電,使數百萬人歸心似箭的游子滯留于異鄉,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這場災害已造成14省7786萬人受災。媒體稱,隨著惡劣雨雪天氣的繼續,救災難度已經超過1998年的抗洪。
凍雪雖然冷酷,災害雖然無情,但社會在抗擊雪災凍災中表現出那種守望相助和眾志成城的凝聚力,讓人感到非常溫暖:領導人趕往災區與民眾共渡難關,地方領導邀請外來工留在本地過年,媒體聯合倡議“如果您在滯留旅客附近,請給他們提供幫助”,公眾自發上街掃雪破冰,飯店主動為滯留的學生免費提供午餐。
尤其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一些向來被輿論和公眾所抨擊的壟斷行業及其從業者,在此次抗災中表現出了讓人刮目相看的責任感和令人感動的職業品質,讓公眾對他們多了一份理解。比如電力行業,“抄表員年薪10多萬”的新聞曾把電力推上輿論炮轟的焦點,電力高薪一時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之鼠。而此次暴雪則讓公眾看到了電力員工的另一面:為了保障公眾用電和列車供電不受到暴雪冰凍的影響,許多電力職工夜以繼日地奔赴各處搶修故障,臥冰踏雪敲去電線上厚厚的覆冰保障電網暢通,有人已經連續七八天24小時在冰雪中作業。湖南已有3名電力職工在除冰時殉職,他們已被當地追認為烈士。為保持電煤供應,發電企業也派出大批員工,奔波在全國各地想方設法爭取煤炭資源。雪災的其他相關壟斷行業,鐵路、航空、供水等也表現出了應有的擔當。
壟斷企業在這種公共危機中也應該有這樣的擔當。一方面,保障公眾的生活不受各種災難的影響,維護市場的平穩和社會的安定,這本就是壟斷存在的合法性基礎。也許公眾在平日里很難體驗到這些行業如何關系“國計民生”,可在此次雪災冰災中鮮明地凸顯出來了,沒水沒電很難維持日常生活,交通阻斷社會很難正常運行。壟斷企業有責任站在抗災的第一線,向公眾表現自身統一調配資源、履行公共責任和保障公共品供給的能力。養“壟斷”千日用“壟斷”一時,如果不能承擔這種責任,那壟斷還有什么合法性?
另一方面,在災難中承擔更多責任,也是一次壟斷行業樹立形象和改善與公眾關系的機會。總被公眾指著鼻子罵、形象總被妖魔化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而災難中的責任擔當則起碼能贏得公眾的很多理解。
所以,期待電力、供水、鐵路、航空之外,能有更多壟斷企業站到抗災第一線來,以實際行動展現壟斷的優勢,向公眾表現自身的責任感。比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運營商們可以站出來宣布春節期間大幅降低通話費,以支持公眾抗災。為了抗災,許多人提出了“今年不回家過年”的呼吁,如果運營商們能大幅降低通話費用,因暴雪被分居兩地的親人就可通過電話自由暢談,在手機中實現“合家團圓”,減少不回家帶來的遺憾和沖擊。還有,中國郵政和各大銀行可以宣布減少春節期間的異地匯款費用,許多人所以趕著回家,是為了將一年辛苦勞作的血汗錢帶回家,銀行如果能降低匯款費用方便外來人員將錢寄回家,解決不回家的后顧之憂,也算是對抗災盡自身一點微薄的責任。還有中石油、中石化、煙草等企業,社會面臨著雪災之害,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在一邊袖手旁觀。(曹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