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3月5日電(記者 任杰)2006年4月,年屆五十的長春出租車司機吳紹立自掏腰包5萬元,創辦了“長春回報雷鋒工作辦公室”,為的是組織一批志愿者給那些現實生活中樂于助人,但又家境貧困的“雷鋒們”以物質上的資助和精神上的關懷。
如今,兩年的時間已經過去,曾被質疑走不了多遠的“回報雷鋒工作辦公室”,運轉的還好嗎?
“我們也被感動著”
“工作室成立以來,我們有幸結識了很多好心人,他們的故事雖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雷鋒”。近兩年的時間過去,老吳的臉上又多了一些皺紋,但是說起話來底氣更足了。
“我們組織了20多個志愿者今年3月1日剛去了撫順。”據老吳講,撫順義工杜連偉1992年成立了雷鋒家園,自掏腰包幫助困境中的家庭,現在在他那里有從四川偏遠地區接來的10多個藏族的孩子,這些孩子大多遭遇家庭的不幸。杜連偉把他們接到撫順來上小學,等孩子大了,上初中時,再把他們送回去。
在老吳的記錄冊上,記者看到了像杜連偉一樣,有名的、無名的“雷鋒”和“雷鋒的故事”:
年逾古稀的長春老人馮德奎,24年間自費行遍全國77個市、縣、區,1000多個鄉鎮,義務演講4200多場,到軍隊、企業、學校、社區和監獄宣講英雄人物事跡;
吉林省大安市有一個夫妻學校,環境艱苦,缺少資金,這對夫婦對僅有的10名學生堅持授課。在他們24年的執教歷程中,共為祖國培養出7名大學生。
老吳說,我們每次去探望,也就是送上幾百塊錢的“心意”,很微不足道,更多是表示一份敬意和謝意。被這些善良的人感動著,我們也是幸福的。
記者采訪中,恰巧馮德奎老人給老吳打來電話,說天氣好了,會來看看老吳。“工作室的人能想到我們,我們心里就覺得很暖和啊。”馮老電話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我們也力不從心”
“工作室剛成立的時候,因為受到了太多的關注,就不只一個人找我們,哭訴自己的事跡和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如果不給錢,就鬧著不走,弄得我們很無奈。”事隔兩年,老吳回想起當時的場景,還只是搖頭。
老吳說,與此相比起來,更讓他痛心的是,直到現在還會有人打電話來,質問他“有病”或是“別有用心”。
“每次,我都只有心平氣和地講一遍我的初衷和我都做了些什么,不管他是不是理解,我都要做解釋,這是我該做的。”老吳說。
說起資金來源,老吳又皺起了眉頭。“說實在的,我們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志愿者的捐助,但是,也是微乎其微。”
據老吳說,這兩年,工作室在30多次的走訪活動中共捐助了2萬元左右,物品折合人民幣6千多元。
“我們資助別人的力量很有限,很多時候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老吳感慨地說。
“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今年,我們會更多的關注農民工,這個群體中也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由于自身也處于社會底層,就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幫助。除此之外,我們還會組織義務演出團體,去農村慰問演出,將關愛獻給更多的‘活雷鋒’們。”老吳在說到新一年的打算時,眼神里又露出了光彩。
老吳說,我們很多方面也都在改善,我們的志愿者已經擴大到60多人,從10歲的少先隊員到退休的老干部,各個年齡段各個職業的都有。我近期也參加了很多公益活動,認識了一些慈善家,他們對工作室也增加了認識,在資金上可能會有所幫助。
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做調研,去尋找“雷鋒”和他們的故事,讓更多的“雷鋒”在奉獻社會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傳遞愛,是快樂的。”老吳說。(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