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一座座豪華墓穴,穴前墓碑上刻著紅色的名字———這表明,這些墓的主人尚未去世,這是一座座“活人墓”。
陜西省鎮巴縣一些山坡上,大肆修建的奢華墓室隨處可見,令人觸目驚心。
山區流行“活人墓”
鎮巴縣漁渡鎮位于川陜走廊,210國道穿鎮而過。
鎮西山坡上有處豪華“活人墓”。墓室前面建有供人休閑用的石桌、石凳,四周種滿了各種花草。整個建筑占地面積約0.5畝左右,主墓室高約5米,頂部為雙層琉璃瓦結構,墓室內面積約五六平方米。
知情者告訴記者,這座“活人墓”的主人是個60多歲的大夫,他花去數萬元,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修建而成,還準備在坡頂修建一座涼亭。
站在山頂遠眺,高地上這樣的墓穴還有許多,零散分布,規格不一,絕大多數的墓碑上刻著紅色的名字,有的干脆連人的名字都沒有。當地村民講,墓碑上寫著紅色的名字,與沒有名字的一樣,都表示人還沒有死。這些墓也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活人墓”。
在這個山區小縣里,修“活人墓”成了一種風氣,有錢人在瘋狂地修,也有不富裕的人家被迫在建。在人們的潛意識里,這不僅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也似乎成了檢驗兒女是否盡孝的標準。
又一個“并不知情”
“‘活人墓’占的地方不大,壞影響可不小。有些人以為只要有錢,什么事都可以干。”
指著國道旁亂修亂建的墓穴,常在漁渡鎮跑運輸生意的一位司機師傅氣憤不已。
“這些人為自己修墓,實際上是在搶占活人的地,當官的為啥就不管管呢?”在漁渡鎮街頭,一位老人對當地政府的不作為感到失望,“這是歪風邪氣,早應該剎住!”
漁渡鎮人大主席凌世雄坦承,他對本地“活人墓”的情況有所了解,也多次協同相關部門專門解決,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得以實施。
雖然是自己花錢修墓,但侵占的是國家和集體的土地。修建“活人墓”違反了《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殯葬管理條例》以及《陜西省殯葬管理暫行辦法》,肯定屬于違法行為。鎮巴縣民政局殯葬所負責人對記者說,漁渡鎮“活人墓”修建成風的現象他們并不知情,若情況屬實應堅決予以取締。
鎮巴縣民政局局長蔣德忠說,鎮巴縣是山區縣,屬于國家批準的土葬區。但按照陜西省殯葬管理的有關規定,在不推選火葬的地區,居民死亡后應在鄉村公墓安葬;禁止私自占用可耕地包括個人承包的耕地和自留地作墓地。
這位局長表示,隨后他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及漁渡鎮政府,依照國家有關殯葬管理的法律、法規,對當事人進行處理,并將采取強制措施,對所有“活人墓”依法進行拆除。
采訪手記
記憶里,營造“活人墓”是古代帝王將相才有的事。秦始皇求長生不得,退而求其次,大修陵墓而耗盡天下財富。
鎮巴是個國家級扶貧縣,為何營造“活人墓”也成了一種風氣?從當地人們的言談里可以聽得出,修墓者一是為了“顯擺”,擺錢擺地位,二是腐朽思想觀念作祟。
“活人墓”不大,影響不小。它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負面效應相當巨大。此風初興之時,明知其違法,當地政府為何沒有及時糾正?究竟在背后有什么樣的利益沖突或是難言之隱?看來,對違法、違規現象視而不見,其危害更甚于禁止修建“活人墓”事情的本身。(記者 臺建林 實習生 宋飛鴻)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