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被救出后向解放軍“行隊禮”的北川3歲男孩郎錚在綿陽市解放軍某醫院成功完成斷臂續接手術,精神面貌很好,在媽媽陪伴下用手機與家人通電話。 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
5月13日,在北川縣曲山鎮幼兒園廢墟中,一個3歲零2個月名叫郎錚的小男孩,被救援部隊從廢墟中救了出來,躺在擔架給解放軍叔叔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感動了無數人。
5月23日,在綿陽404醫院帳篷醫院監護室接受治療的他,面對前來看望慰問的溫家寶總理,再次敬了一個我們熟悉的禮。溫總理稱贊他是一個很勇敢、很堅強的小家伙。
昨天中午,時報記者來到綿陽404醫院910病房,見到了這個可愛的小家伙。當時他一邊玩奧特曼玩具,一邊聽媽媽講“奧特曼”的故事,“他總是喜歡聽我講英雄的故事。”郎錚的媽媽吳曉紅告訴記者,郎錚喜歡和爸爸玩“立正敬禮”游戲。
“老師說娃兒可能沒了”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吳曉紅正在去北川縣招商局上班的路上,一陣劇烈的晃動,她立刻知道發生地震了,街道上的高樓一座接著一座倒塌,卷起滾滾煙塵,她本能地趴在了地上,幾分鐘過去,北川縣城變成了一座“悲傷之城”。
“第一時間我想到了娃兒郎錚,但是掏出電話后發現所有通訊全部中斷,和所有人失去了聯系,我著急地直想哭。”媽媽吳曉紅說,小郎錚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后來她趕到小郎錚就讀的幼兒園發現那里已經變成一片廢墟,小郎錚的爺爺奶奶也失去了聯系,“幼兒園廢墟前有老師對我說,娃兒可能沒有了!我當場就哭了起來!”
小郎錚的姑姑也跟記者說,她嫂子吳曉紅在走出北川來綿陽的路上打電話給她,說郎錚沒有了,緊接著聽筒里就傳來了痛哭聲。
幾度絕望后母子終相見
吳曉紅回憶,她找遍了整個北川縣城,幾度絕望,隨后聽說災民全部轉移到了綿陽,地震第二天她又直奔綿陽,但是仍沒有消息。幾經周折,她聽說北川下來的人都在九洲體育場,她趕到這里母子倆終于相見了。
“第一眼見到郎錚還有她爺爺奶奶,我激動得哭了起來!”吳曉紅說,雖然郎錚和她婆婆受傷,但是都還在,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不過,地震過了一兩天,在北川小壩鄉派出所當所長的郎錚爸爸一直沒有聯系上,手機一直都打不通,不過有人說在小壩見過他,我們放心了許多。”
不過直到21日,郎錚的爸爸才借匯報救災工作的機會乘直升機來到綿陽,在醫院與他們母子相聚。郎錚手術后,郎錚爸爸又立即奔赴災區投入到救災工作中,就見了這么一面。
右手手臂骨折他沒有哭
據了解,3歲零2個月的小郎錚被救出時滿臉血跡,左手手臂骨折,整個左手臂沒有知覺,臉上多處挫傷。經專家會診,小郎錚手術成功,但是左手小手指和無名指被部分截肢,右耳有傷口縫合,“醫生說因為手臂被壓的時間,恢復可能需要兩到三個月。”吳曉紅說。
“據郎錚的爺爺說,他被救出的第一時間并沒有哭,倒是守候多時的爺爺奶奶先哭了起來,然后他看見了也跟著哭了起來。可能是被壓時間太久,手臂麻木了的緣故吧。”吳曉紅說,在搶救現場,救援人員給小郎錚作了簡單處理,手臂夾上簡易夾板,就把他和爺爺以及腳受傷的奶奶一起送到了綿陽緊急治療。
見到陌生人說“我不要你!”
昨天下午,記者見到病床上的郎錚即使右手打著點滴,左手不能動彈,他還是用右手玩著叔叔阿姨送給她的玩具汽車、奧特曼、手槍……午后的陽光直射到他的病床上,好動的他滿頭大汗,有點焦躁不安,一直嚷嚷著喝牛奶接著又喝水。
他在床上,一會躺著,一會又要坐起來,“他平時很乖,有時候又很淘。他喜歡和他爸爸玩警察‘立正敬禮’的游戲,平時他總是喜歡看軍事題材的電視,剛剛公安局的領導來慰問,送了一個直升機玩具和一把玩具槍,他還說以后要當警察呢。”吳曉紅說,最近媒體的采訪比較多,他現在挺害怕拍照的,“他這幾天見到陌生人都會說‘我不要你!我不要你!’,今天算是比較平靜的,可能是因為你給他裝了那把玩具槍的緣故吧。”病床邊小郎錚的姑姑笑著說。
躺在病床上的小郎錚,電視機屏幕出現體育節目的時候,會時不時停下手中玩弄的玩具,瞄上兩眼,“他也喜歡看體育,知道北京奧運會,知道福娃,喜歡福娃玩具,平時有時還會看籃球比賽。”吳曉紅說。
“小郎錚,北京奧運會你想不想去看啊?”記者問他,“等我好了,我就要爸爸媽媽陪我去看。”他一邊玩著小汽車一邊煞有介事地說。不過,這個小傷員似乎不是很配合醫生的治療,在打完點滴之后,護士想給他掛上吊架固定受傷的左臂,他急了,哭喪著臉頑皮地說:“我不要!我不要……”他媽媽苦口婆心也無濟于事,經過10分鐘的“拉鋸戰”,說到“你不掛,手就不好,就不能去看奧運!”他終于滿臉“憤憤然”接受了固定,轉頭又和她媽媽玩起了游戲。
等待轉院或去武漢
采訪中,記者發現整個綿陽404醫院地震中的傷員正在進行轉院,而小郎錚所在的9樓住院部幾乎已經全部轉走。小郎錚幾乎是最后一個,但是對于被轉去哪里繼續接受治療,他們一家并不清楚。
“肯定要轉走,但是去哪里我們也不知道,聽說是去云南那邊。”小郎錚的姑姑說,而近來護理的護士也表示,他們也正在等上面的具體安排。不過,有9樓導醫臺前的護士說,小郎錚可能會去武漢,不過到時候才知道,可能也會有變化,“小郎錚現在病情穩定,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安心養傷就好了。”
采訪的一個小時在3歲小孩的活潑好動中很快過去,記者離開時郎錚不忘說聲甜甜的“叔叔,再見!”廢墟中黑暗的17個小時,誰也不愿再和他提及。
時報特派記者 黃鵬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