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6月11日電 (記者 柴燕菲 實習生 周翌)汶川這個名字,在二十二天來反復被人們提起、不斷銘記在心。在舉國同心,抗震救災的二十二天里,全國各界表現出的團結和友愛同樣在這場特殊的戰爭中被人們銘記。而新一代的80后,更是在國難面前表現出無所畏懼的精神面貌,他們勇敢,他們善良,他們崛起。
有人說過,80后的人不熱衷政治,不關心社會。因為他們出身在一個更加開放的世界,他們沒有經歷社會變革所帶來的掙扎和痛苦,他們崇洋媚外,喜歡韓國肥皂劇和法國的時尚,還有來自更多國家的非主流文化生活。他們無病呻吟,習慣在富足的生活之中尋求憂郁和悲傷。
“我們當中的確存在一些另類的個體,但是這一切永遠都不會讓我們這些80年后不去熱愛我們的祖國。甚至可以說,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太過于激烈,正因為我們不熱衷于政治,所以我們的愛國熱情是純粹的圣潔的沒有絲毫功利色彩的,我們內在力量符合愛國的真正意義。”一名網友激動地說。
在這場災難面前,越來越多的80后走進抗震救災隊伍,捐款、義賣、甚至深入最前線。源源不斷救災物資、善款匯聚成巨大的數字,這其中也凝聚著80后對災區同胞的愛與祈禱。“全國哀悼日為汶川地震遇難同胞靜止的三分鐘會換來我們爭分奪秒的前行,我們是災難面前站出來的中華民族的80后!我很驕傲,一大批的80后都在災難中明白了自己的價值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沈超闡述起周圍80后同學的成長,很是驕傲。
工作才不到一年的浙江寧波市電力局余一棟也告訴記者,抗震救災的這段時間他三次 “忍不住掏了腰包”,“第一次是在汶川災情傳出的第一天,單位同事立即自發捐了款,第二次是我繳納的頭一回特殊黨費,第三回是單位團員的特殊團費,我們這些黨員也自發繳納特殊團費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錢是匯往災區最前線的。雖然我們不在汶川,不能切實地為災區同胞出點力,但是,只要我們真心幫助受災的群眾,哪里都是最前線。”
作為80后的浙江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王芳告訴記者,在汶川地震發生后很多80后紛紛報名參加了接收款物、搬運救災物資、街頭募捐等志愿者活動,“不能上前線,就在后方做好服務工作,原本家里寵著慣著的小公主、小皇帝做起志愿者來一點都不馬虎。有一些已經連續在省紅十字會服務近300小時了。”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紅十字會汶川地震以來新增加的1000多名志愿者中80后占了一大半。
民族的成長需要經歷陣痛,少年的成長需要時間的考驗。80后在始料未及的國難中用無私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扛起了時代的使命。這些普通80后的無私大愛匯聚成前進的動力幫助著汶川漸漸恢復喘息。(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