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7月26日電((記者楊杰)“不等不靠,讓受災群眾生活迅速恢復到常態,用加快發展來醫治地震帶來的巨大創傷”,記者近日走訪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鎮時,該鎮黨委書記李曉明這些樸素的話語,讓人印象深刻。
經濟發展讓災難帶來的傷痛減輕
青城山鎮地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該鎮是道教文化發祥地、著名的長壽之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和成都市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總人口2.71萬人。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降臨龍門山。與震中映秀一山之隔,直線距離僅六七多公里的青城山,首當其沖,遭遇浩劫。青城后山山體大面積滑坡,通往后山景區的泰安古鎮、紅巖溝、五龍溝、飛泉溝、又一村、白云古寨等景區景點道路受阻,后山沙坪至泰安古鎮1公里處以及泰安古鎮周家巖路段各出現長約100至200米滑坡和垮方,進入后山的唯一道路全部癱瘓,2000余名游客和1000余名當地村民被困。
地震發生后,青城山鎮黨委、政府立即成立鎮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啟動了抗震救災緊急預案,緊急部署,鎮領導班子成員于震后20分鐘內相繼到位開展工作,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城管隊員、巡邏隊員分赴各學校、衛生院、集中安置區、前后山景區和各村、社區一線,與災區干部群眾一道迅速投入搶救傷員、疏散群眾、臨時過渡安置等抗震救災各項工作。尤其是在獲知青城后山的災情后,副鎮長馬福清、武裝部長屈永國主動請纓,當即帶領一組救援小分隊,冒雨連夜進赴青城后山,救助被困游客和群眾。通過派人往返青城后山送“雞毛信”,架起鎮抗震救災指揮部與救援小分隊暢通信息渠道的橋梁,為鎮抗震救災指揮部及時了解災情、果斷組織游客和村民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當晚一直下著大雨,老鄉撐起太陽傘,拿出棉被,為被困游客蔽雨御寒。13日一大早,鎮救援小分隊一邊組織動員老鄉熬起大鍋粥,讓游客吃上了熱氣騰騰的茶飯,一邊組織黨員干部冒著余震、飛石、塌方、泥石流、荊棘,用刀和鏟在10米高的懸崖上活生生地砍出一道“路”, 到13日下午,使游客2000余人和受災群眾1000余人得到了及時疏散和救助,實現了安全大轉移。
李曉明告訴記者,該鎮受災程度很重,不過人員死傷情況相對較輕。經過及時救援,該鎮共有59人死亡,其中11名為外地游客,把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點。李曉明說,這些得歸功于發展。一方面由于當地旅游業發展很快,當地村民有錢了,修的房屋不少屬于框架式結構,質量較好,鎮上三所學校以及敬老院都沒有造成人員死亡;另一方面,經濟發展鍛煉出了一支素質高、經得起大災考驗的干部隊伍,奮戰在抗震救災前線,極大鼓舞了群眾,凝聚了人心。
“盡快讓受災群眾生活恢復常態”
從5月14日起,青城山鎮開始努力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李曉明書記說,14日晨該鎮清潔隊伍已在如常打掃街道,除了不能搬走的建渣外,街面顯得比較整潔。同時,帳篷搭建考慮選點,以便不影響鎮貌和交通。“以街為市”的現象被杜絕,18日,居民買菜割肉已經可以在鋼架結構的農貿市場進行。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緊張地進入正軌。李曉明說,一個地方的持續恢復,要從老百姓生活開始,現在除了住的地方與過去不一樣,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們特別叮囑前來搶險救災的特警、武警和鐵軍部隊,只準幫老百姓排危搶險,不能幫他們干農活。
老百姓重建家園的決心很足。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將豐收的糧食收回了糧倉,又將豐收的希望播種到田野里。
李曉明說:“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得讓他們自己做。”當然不是撒手不管。鎮上該做的事,都列入了議事日程并高速地實施。
震后為了保一方百姓平安,讓他們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青城山鎮向溫江區萬春鎮緊急求援500個袖標,發給各村的抗震救災自衛隊,白天為確實缺少勞力的村民提供幫助,晚上看家護院,守護安寧。后來,青城山鎮又發放了500個袖標,壯大自衛隊力量。
青城后山的災后調查、防疫和重建工作迅速展開,包括板房修建、景區重建等方面的工作,也都拉開帷幕。
“要讓兩口子睡在一張床上”
青城山鎮的集中安置區由山西省太原市和成都市錦江區修建,取名“太原•錦青苑”,位于桃花村,占地600余畝,其中活動板房5000多套,可供15000—20000名群眾居住。集中安置區配套有水、電、視、訊、無害化處理公共廁所、垃圾集中處理站、公共廚房,以及醫療服務點、便民商店、警務室等設施,體現出整體規劃、安全、便民的因素。
板房安置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插曲。該鎮安置受災群眾的基本思路是不打亂家庭這一最基本的社會細胞。因為有家庭為紐帶,結構更穩定,更利于災后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心靈康復。
村民問:“什么是以家庭為安置單位?” 李曉明回答:“就是讓你們兩口子能夠睡在一張床上。懂了嘛!”村民說:“懂了。”旁邊的人也都笑了。
安置過程中,該鎮以人為本,對三口之家,根據情況讓兩家人打組合,給三間安置房,小孩子住一間,兩對夫婦各住一間。
發展、自助,托起青城山鎮美好明天
目前,青城山鎮災后重建工作正在高效開展。7月8日,由成都人和青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的6700畝藍莓產業綜合開發項目落戶青城山鎮尖峰村,項目總投資14665萬元,分四期完成,將使都江堰成為全國最大藍莓生產及加工基地。尖峰村將以此打造成為“春觀花、夏品果、秋賞葉”的農業生態旅游之地。
青城山鎮永久性住房的建設也在規劃中,引入社會資金參與災后重建農民家園的試點已在味江村12組進行中,受到了當地村民的歡迎,該村11組、13組也將陸續加入其中。
從青城山鎮返回成都市區的公路右側矗立的廣告牌上,“天道酬勤 自助者天助” 幾個大字映入眼簾,背后是 “發展是醫治災難創傷的良藥”,青山襯映,醒目而又自然。這兩幅標語,應該是發自青山城鎮人發自肺腑的心聲吧。(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