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每年死亡人口為30萬左右,有近27萬人土葬,一年就要砍伐27000畝森林,還將吞噬6000多畝土地。陳舊的殯葬習俗每年大量吞噬著云南“植物王國”寶貴的資源。《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推行移風易俗促進文明殯葬的若干規定》日前實施,省、市民政部門再次呼吁,破除陳規陋俗,推行移風易俗,促進文明殯葬,為子孫后代留下森林、留下土地、留下水源。
據省民政廳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介紹,我省山區、半山區面積占了國土面積的94%,可耕地面積僅為420萬公頃,人均1.44畝。全省每年死亡人口為30萬左右,有近27萬人土葬。按每具遺體裝棺土葬需要約1立方米木材、占用15平方米土地計算,每年將消耗27萬立方米木材,需砍伐54萬棵直徑為35厘米、高10米的可用木材,就是說,按正常每畝有成材林10立方米算,一年就要把27000畝的森林砍伐一空,還將吞噬6000多畝土地。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殯葬改革的事實表明,推進殯葬改革不僅節約了耕地、木材等自然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更有利于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崇尚文明,同時還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盡管殯葬改革文明進步,合乎時代潮流,但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制約著殯葬改革工作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居住在農村的一些村民在自家承包田或山地、林地中大造墳墓,或將自己承包的土地違法賣給一些城里的有錢人建造豪華巨大的墳墓。還存在活人為自己建造豪華陰宅的現象。在一些地方,殯葬活動中封建迷信、大操大辦、互相攀比等陋俗泛濫。這些成為了推行殯葬改革的障礙。針對這些問題,根據國家和省政府關于殯葬改革工作的部署要求,我省將全面推行火葬,逐步限制土葬,力爭到2010年全省火化率達到25%;土葬改革區普及農村公益性公墓,基本解決亂埋亂葬問題,改善投資環境;在邊遠山區和非火化區,建設1700個農村公益性公墓;積極推進喪俗改革,凈化社會風氣,在全社會初步形成文明、節儉、健康、科學的喪葬新風尚。
“在推進殯葬改革方面,各州市中,昆明是做得最好的,力度也是最大的。”省民政廳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副處長和向群說。據介紹,我市年死亡人口約3萬余人。目前,已建殯儀館4家,到2010年再建兩家將共有6家,基本覆蓋全市,能夠滿足全市市民的喪葬需求。我市的火化率由2006年48%提高到了53.68%,居全省第一。我市以整治滇池面山等地亂埋亂葬為殯葬改革的突破點,還提出以城鄉生態建設為目標,以治理亂埋亂葬為手段,加強植樹造林的工作,力爭到2010年滇池面山等地和公墓必須實現“見樹不見墓”的目標。《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推行移風易俗促進文明殯葬的若干規定》對火化區劃定,提高火化率,農村公益性公墓規范建設標準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并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又在全省殯葬改革中率先邁出重要一步。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