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費”事件曝光后,寇震覺得很尷尬,因為別的專業的同學碰到他竟然這樣嘲笑:“原來記者就干這事兒呀”。
寇震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系05級學生,他說:“這事兒太給記者形象抹黑了,媒體的公信力至為寶貴,一次這樣的事件,不僅嚴重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更讓整個輿論監督陷入窘境。”
“有時候丑聞太多了,多到讓大家覺得這都不是什么丑聞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昌鳳說,她也一直在關注“封口費”事件的進展,并對某些地區真假記者橫行、新聞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的狀況深感悲哀。
陳昌鳳說,她注意到,這幾年有損新聞界形象的幾起重大事件,如中國貿易報山西站記者蘭成長被毆致死、繁峙礦難中11名新聞記者收受金元寶等,都是在山西發生的。
“但這不僅僅是山西一個省的問題,別的地方也有。”她說,這反映了一些礦產資源豐富地區的痼疾。由于非法采礦者眾多,導致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礦主們為隱瞞信息,已經形成了可以熟練應對真假記者的操作方法,甚至將“封口費”納入成本之中,形成了一條黑色利益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恥辱,因為這些‘記者’是在用輿論監督權為自己謀私利。”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表示,這樣的事情還不僅僅與記者的職業道德有關,還與記者的職業境遇相關。他注意到,這些事件曝光后,背后牽扯出來的是一些生存狀況有困難的媒體,“當媒體不能解決自己記者的生存問題時,會對員工比較放任。有些責任感較差的記者就會利用手中的筆去換錢,從而形成尋租現象。”
陳昌鳳說,對于這種尋租現象不能單靠道德自律約束。“呼吁加強道德自律的聲音一直都有,但也很無力。因為沒有強有力的外部約束,道德自律的呼吁就像只沒有牙的老虎,作用不大。”
她認為,當某些記者在面臨職業道德和利益的選擇時,可能覺得選擇后者的風險不大,所以選擇越線。“如果出了丑事,在這個圈子里再也混不下去了,那很多記者就不會去干這樣的事了。”
陳昌鳳認為,假記者現象反映了相關制度上的不完備,因為僅僅有利可圖,就有許多人出來假冒記者,從帶血的礦產中分一杯羹,成為別人眼中“端著新聞飯碗的丐幫”,根本問題還在于媒體自身機制不健全,從業人員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有些媒體為了牟利,甚至還專門聘請人員以輿論監督為要挾,到處拉廣告搞發行。“這方面如果規定不明確,區分不嚴格,假記者的生存土壤就會很肥厚”。
喻國明也認為,從媒體從業人員的管理及用工方式上來說,有些新聞單位確實不負責任,把記者與非記者之間的界線搞得很模糊,一出事就說這個人不是我們正式職工,這就出現了所謂的“新聞民工”現象。由于權益得不到保障,一些聘用人員選擇了冒險。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6級學生袁夢晨也認為,那些被媒體雇傭的社會人員,出事后往往被所在媒體拋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并不公平,“這是體制上的問題,我們應該去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不僅僅是一味地譴責。”
寇震說,這個事件讓他認識到,作為新聞系的學生,不僅應該有專業理想,堅守職業道德,還應該充分認識社會,看到現實的復雜性,培養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記者 葉鐵橋 實習生 馬慧娟)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